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8页 |
·农药剂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13页 |
·解决农药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13-14页 |
·农药水悬浮剂在农药中的应用 | 第14-27页 |
·农药水悬浮剂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15页 |
·关于农药水悬浮剂的稳定性 | 第15-20页 |
·影响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因子 | 第17-18页 |
·助剂在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农药悬浮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农药悬浮剂物化性质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 第22-24页 |
·问题与讨论 | 第24-26页 |
·有效成份 | 第24-25页 |
·表面活性剂及其性能 | 第25页 |
·研磨设备和工艺 | 第25-26页 |
·检测手段 | 第26页 |
·农药悬浮剂研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灭幼脲水悬浮剂的配制 | 第27页 |
·水悬浮剂物理稳定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分散剂种类的选择 | 第29-30页 |
·悬浮率的测定 | 第30页 |
·粘度的测定 | 第30页 |
·析水率测定 | 第30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0-31页 |
·灭幼脲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页 |
·吸附量及吸附等温线的测量 | 第31-32页 |
·ζ电位的测定 | 第32页 |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沉降实验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9页 |
·20%灭幼脲水悬浮剂配方筛选结果 | 第33-44页 |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 第33-38页 |
·分散剂种类的筛选 | 第33-36页 |
·分散剂用量的选择 | 第36-38页 |
·最佳研磨时间的筛选 | 第38-39页 |
·增稠剂对体系悬浮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增稠剂种类的选择 | 第39-40页 |
·增稠剂用量的选择 | 第40-41页 |
·防冻剂的种类与用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消泡剂的选择 | 第42页 |
·制剂最佳配方的确定 | 第42页 |
·质量控制指标和实测结果 | 第42-44页 |
·20%灭幼脲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研究结果 | 第44-51页 |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44-45页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散剂NNO 对体系粒径的影响 | 第45-46页 |
·吸附分散剂前后灭幼脲表面的IR 谱图分析 | 第46页 |
·不同分子量的分散剂NNO 在灭幼脲水界面的吸附等温线 | 第46-49页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分散剂NNO 对灭幼脲表面ζ电位的影响 | 第49-50页 |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0%灭幼脲水悬浮剂流变实验结果 | 第51-59页 |
·NNO 含量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pH 值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不同盐离子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黄原胶对悬浮剂流型特性及其参数的影响 | 第55-57页 |
·黄原胶对 20%灭幼脲水悬浮剂触变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贮存方式和时间与流变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1页 |
·20%灭幼脲水悬浮剂的配方讨论 | 第59页 |
·20%灭幼脲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讨论 | 第59-60页 |
·20%灭幼脲水悬浮剂的悬浮稳定性结果讨论 | 第60-61页 |
5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创新之处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发表论文及对应章节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