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学术史概述 | 第10-14页 |
一、发轫期:上个世纪初至解放前 | 第11页 |
二、停滞期:解放后到70年代 | 第11-12页 |
三、繁荣期: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 | 第12-13页 |
四、发展期:21世纪初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明末清初社会变革与文人心态转型 | 第16-27页 |
第一节 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变革 | 第17-21页 |
一、晚明人文思潮与传统伦理的斗争 | 第17-18页 |
二、清初实学思潮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创作心态 | 第21-27页 |
一、易代之际文人的际遇 | 第21-23页 |
二、文人特殊的心态:理想寄托与诗意拯救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之文人价值观 | 第27-45页 |
第一节 文人之文学价值观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文人之功名观 | 第30-36页 |
一、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情结与矛盾心理 | 第30-32页 |
二、才子的"诗文之才"与"举业之才" | 第32-34页 |
三、小说中才子功成隐退的文化内涵 | 第34-36页 |
第三节 中国文人性别视野下的婚恋观 | 第36-45页 |
一、中国传统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 | 第37-39页 |
二、江南才女文化与文人性别视野下的婚恋观 | 第39-45页 |
第三章 论才子佳人小说文人价值观对后世小说的影响——以《红楼梦》为例 | 第45-60页 |
第一节 才子佳人小说婚恋观对《红楼梦》之影响 | 第47-54页 |
一、才女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 第47-50页 |
二、婚恋特质的继承与超越 | 第50-54页 |
第二节 《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审美观的继承与超越 | 第54-60页 |
一、诗意审美的继承 | 第54-56页 |
二、审美理想的超越 | 第56-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