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附图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自然工程及其技术 | 第14-22页 |
·工程与自然工程 | 第14-15页 |
·工程概述 | 第14页 |
·自然工程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自然工程中的技术 | 第15-22页 |
·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自然工程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定义和特征 | 第16-18页 |
·我国自然工程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协同现状 | 第18-22页 |
第3章 自然工程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协同机制 | 第22-52页 |
·协同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协同的涵义 | 第22-23页 |
·协同的基本原理 | 第23页 |
·工程自然技术与工程社会技术协同的基本原则 | 第23-31页 |
·目标一致性原则 | 第23-26页 |
·技术要素耦合性原则 | 第26-29页 |
·技术结构匹配性原则 | 第29-31页 |
·工程活动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协同的主要过程 | 第31-49页 |
·工程决策阶段社会技术主导式协同 | 第31-40页 |
·工程设计与实施阶段自然技术主导式协同 | 第40-49页 |
·基于序参量的工程技术协同模式转换的综合分析 | 第49-52页 |
第4章 促进我国自然工程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协同发展的建议 | 第52-60页 |
·坚持和谐工程理念 | 第52-53页 |
·坚持发展我国工程自然技术 | 第53-55页 |
·提高工程企业的自然技术性产品研发水平 | 第53-54页 |
·提高工程企业的工艺创新水平 | 第54-55页 |
·坚持发展我国工程社会技术 | 第55-57页 |
·加强我国工程方面的法制建设 | 第55-56页 |
·提高我国工程的管理水平 | 第56-57页 |
·坚持工程自然技术与工程社会技术的协同创新 | 第57-60页 |
·培养优秀的综合型工程创新人才 | 第57页 |
·建立国家级的工程综合研究与协调机构 | 第57-58页 |
·建立工程自然技术与工程社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