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离心脱盐分离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水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 ·世界水资源概况 | 第9页 |
| ·我国水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 ·海水物理性质 | 第10-11页 |
| ·海水的盐度 | 第10-11页 |
| ·海水的密度 | 第11页 |
| ·海水冰点 | 第11页 |
| ·海水的表面张力 | 第11页 |
| ·海水淡化方法及应用概况 | 第11-16页 |
| ·热法 | 第12-13页 |
| ·冷法 | 第13-15页 |
| ·无相变物理过程 | 第15-16页 |
| ·海冰淡化方法 | 第16-18页 |
| ·重力法 | 第16-17页 |
| ·浸泡法 | 第17页 |
| ·淋沥法淡化 | 第17-18页 |
| ·离心法 | 第18页 |
| ·冻粘及其防治 | 第18-20页 |
| ·冻粘机理 | 第19页 |
| ·冻粘防治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海冰离心脱盐机理分析 | 第21-30页 |
| ·海冰脱盐原理 | 第21-23页 |
| ·海冰的形成 | 第21页 |
| ·海冰的分类 | 第21-22页 |
| ·海冰的结构 | 第22-23页 |
| ·海冰的含盐率 | 第23页 |
| ·海冰离心分离脱盐方式 | 第23-24页 |
| ·脱水脱盐 | 第23-24页 |
| ·冲洗作用 | 第24页 |
| ·影响海冰脱盐的因素 | 第24页 |
| ·空气与海冰的传热 | 第24-27页 |
| ·传热速率计算 | 第24-27页 |
| ·热量恒算 | 第27页 |
| ·加入海水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海冰脱盐过程模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海冰与不锈钢的冻粘强度测定 | 第30-36页 |
|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 ·实验装置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 ·海冰与不锈钢冻粘断面形貌 | 第31-33页 |
| ·不同温度下淡水冰与不锈钢的冻粘 | 第33页 |
| ·海冰与不锈钢的冻粘强度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分离方法及操作参数的确定 | 第36-45页 |
| ·海冰脱盐分离方法的选择 | 第36-39页 |
| ·真空抽滤 | 第37页 |
| ·加压过滤 | 第37-38页 |
| ·离心过滤 | 第38-39页 |
| ·离心分离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分离因数的影响 | 第39页 |
| ·分离时间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影响海冰脱盐的其他因素 | 第40-44页 |
| ·空气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加入海水比例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加入海水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加入海水盐度的影响 | 第43页 |
| ·喷淋淡水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离心分离设备选型及工业化实验 | 第45-54页 |
| ·设备选型 | 第45-46页 |
| ·工艺要求 | 第45页 |
| ·设备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 第45页 |
| ·设备选择 | 第45-46页 |
| ·设备改造设计 | 第46-49页 |
| ·转鼓的改造 | 第46页 |
| ·机壳内增设挡板 | 第46-47页 |
| ·进料管改造 | 第47-48页 |
| ·布料盘改造 | 第48页 |
| ·冻粘分析 | 第48-49页 |
| ·工业化实验设计及实验设备 | 第49-50页 |
| ·实验设计 | 第49页 |
| ·实验设施及设备 | 第49-50页 |
| ·分离前后海冰的形貌 | 第50-51页 |
| ·不同加水比例下的分离效果 | 第51-52页 |
| ·海水循环使用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 ·连续化实验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