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1-19页 |
| ·垂直专业化的定义及其动因与经济效应 | 第11-16页 |
| ·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垂直专业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第17-19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第2章 垂直专业化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 第20-29页 |
| ·垂直专业化与比较优势 | 第20-23页 |
| ·比较优势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 ·垂直专业化与比较优势 | 第21-23页 |
| ·垂直专业化与规模经济 | 第23-25页 |
| ·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23-25页 |
| ·垂直专业化与规模经济 | 第25页 |
| ·垂直专业化与技术进步 | 第25-29页 |
| ·垂直专业化全球生产网络的知识扩散机制 | 第26页 |
|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途径 | 第26-29页 |
| 第3章 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 ·产业竞争力指标 | 第29-31页 |
| ·国际市场占有率(MS) | 第29页 |
|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 第29-30页 |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第30页 |
| ·贸易竞争指数(TC) | 第30-31页 |
| ·本文采用的指标 | 第31页 |
| ·中国产业竞争力水平实证分析 | 第31-35页 |
| ·中国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32-34页 |
| ·中国产业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分析 | 第34-35页 |
| 第4章 垂直专业化影响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第35-45页 |
|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现状 | 第35-38页 |
| ·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且趋于扩大 | 第35-36页 |
| ·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但逐渐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 | 第36-37页 |
| ·外资企业居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尚缺乏竞争优势 | 第37页 |
| ·东西部区域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 | 第37-38页 |
| ·中国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测度 | 第38-41页 |
| ·Hummels 等人对垂直专业化指数的计算 | 第38-39页 |
| ·中国产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分析 | 第39-41页 |
| ·垂直专业化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计量实证 | 第41-45页 |
| ·计量模型的设立与数据说明 | 第41-42页 |
|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2-45页 |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51页 |
| ·文章结论 | 第45-46页 |
| ·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 ·大力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我国的深化和发展 | 第46页 |
| ·承接技术转移和外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46-47页 |
| ·促进产业关联,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 第47-49页 |
| ·培育全球性竞争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 第49-51页 |
| 附录 | 第5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