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土壤侵蚀对种子迁移、流失和幼苗建植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18页
     ·种子与土壤种子库的植被恢复作用第14页
     ·种子流失及影响因素第14-16页
     ·土壤侵蚀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第16-17页
     ·土壤侵蚀对幼苗建植的影响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0-31页
   ·试验材料第20-21页
     ·供试种子的采集第20页
     ·试验用土及土槽准备第20页
     ·降雨试验设备第20-21页
   ·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种子流失与迁移试验第21-23页
     ·不同下垫面的处理第21页
     ·种子的选择与布设第21-22页
     ·试验处理第22页
     ·降雨试验过程及样品的采集第22页
     ·雨后样品处理第22-23页
   ·不同形态特征种子的流失试验第23-28页
     ·种子形态的描述与量测第23-24页
     ·种子的布设第24页
     ·试验条件及雨后样品处理第24-28页
   ·幼苗建植试验第28-30页
     ·幼苗的选择第28页
     ·试验处理第28-30页
     ·降雨设计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种子的流失与迁移特征第31-52页
   ·产流产沙特征第31-37页
     ·产流历时第31页
     ·产流特征第31-33页
     ·产沙特征第33-37页
   ·种子的流失特征第37-42页
     ·种子的流失率第37-38页
     ·小雨强延长降雨历时的种子流失率第38-40页
     ·种子的流失动态第40-42页
     ·种子流失的累积变化过程第42页
   ·种子的迁移特征第42-47页
     ·种子的迁移率第42-44页
     ·不同物种迁移距离的对比第44-47页
     ·降雨强度和下垫面对种子迁移距离的影响第47页
   ·种子流失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响应第47-50页
   ·草被和蹄印对种子的拦截效益第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种子形态特征对流失率的影响第52-63页
   ·供试物种的组成结构特征第52-53页
   ·种子的形态特征第53-55页
   ·种子的迁移率及流失率第55-57页
   ·不同形态特征种子的迁移方式第57页
   ·不同物种种子流失与迁移的聚类分析第57-61页
   ·能够抵抗土壤侵蚀的种子形态特征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土壤侵蚀对幼苗建植的影响第63-76页
   ·幼苗的生长状况第63-66页
     ·幼苗的盖度变化第63-64页
     ·幼苗的密度变化第64-65页
     ·幼苗的株高变化第65-66页
   ·不同生长阶段的幼苗受降雨侵蚀的破坏情况第66-67页
     ·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产流产沙特征第66-67页
     ·不同生长阶段幼苗受降雨破坏情况第67页
   ·幼苗(20 天内)在降雨条件下的受破坏情况第67-72页
     ·不同雨型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第68页
     ·不同雨型条件下幼苗受破坏情况第68-70页
     ·降雨侵蚀对幼苗的破坏方式第70-72页
   ·幼苗根系特征与抗蚀能力关系的探究第72-75页
     ·不同物种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第72页
     ·根系特征与幼苗抗蚀能力关系的探究第72-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土壤侵蚀对植物发育过程的影响第76-80页
   ·土壤侵蚀对种子迁移与流失的影响第76-78页
     ·降雨强度对种子迁移与流失的影响第76-77页
     ·不同下垫面对种子迁移与流失的影响第77页
     ·降雨历时对种子迁移与流失的影响第77页
     ·不同物种种子的迁移与流失特征第77-78页
   ·土壤侵蚀对幼苗建植过程的影响第78-79页
     ·土壤侵蚀对不同生长阶段幼苗的影响第78-79页
     ·不同雨型对幼苗破坏情况的影响第79页
     ·土壤侵蚀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七章 结论第80-83页
   ·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种子的流失与迁移特征第80页
   ·种子形态特征对流失率的影响第80-81页
   ·土壤侵蚀对幼苗建植的影响第81页
   ·土壤侵蚀对植物发育过程的影响第81-82页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个人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50年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下一篇:黄土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