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比较的方法 | 第13页 |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 第13页 |
·博弈论分析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及其法律体系概述 | 第15-21页 |
·循环经济的概述 | 第15-18页 |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15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的特征 | 第16-17页 |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 | 第17-18页 |
·循环经济法的含义及其性质 | 第18-19页 |
·循环经济法的含义 | 第18页 |
·循环经济法的性质 | 第18-19页 |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外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21-29页 |
·外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 | 第21-25页 |
·日本 | 第21-22页 |
·德国 | 第22-24页 |
·美国 | 第24页 |
·欧盟 | 第24-25页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第25页 |
·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法律层面的分析 | 第25-27页 |
·政策层面的分析 | 第27-28页 |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中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29-40页 |
·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完善的理论依据 | 第29-32页 |
·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29-3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31页 |
·责任至上理念 | 第31页 |
·资源价值理论 | 第31页 |
·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 第31-32页 |
·完善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 | 第32-33页 |
·完善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第33-35页 |
·法律法规文件的完善 | 第35-36页 |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着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 第36-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