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10-14页 |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与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生态补偿理论及补偿模式 | 第15-24页 |
·生态补偿制度的涵义 | 第15页 |
·生态补偿的理解 | 第15页 |
·生态补偿制度的起源 | 第15页 |
·生态补偿制度遵循的原则 | 第15-16页 |
·受益者补偿原则 | 第15页 |
·均衡协调原则 | 第15-16页 |
·多层次原则 | 第16页 |
·公平合理性原则 | 第16页 |
·生态补偿方式 | 第16-17页 |
·政府补偿方式 | 第16页 |
·市场补偿方式 | 第16-17页 |
·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17-18页 |
·水资源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生态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流程 | 第20-24页 |
·确定流域补偿范围 | 第20-21页 |
·确立补偿主体与对象 | 第21页 |
·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 | 第21页 |
·补偿资金的筹集及运营 | 第21-22页 |
·建立生态补偿协调组织 | 第22-23页 |
·协商确定补偿方式和途径 | 第23页 |
·建立生态保护法制保障 | 第23页 |
·建立生态补偿的监督保障机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现状 | 第24-27页 |
·石头河流域概况 | 第24-26页 |
·石头河水源涵养区对下游地区的生态贡献 | 第26-27页 |
·石头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 | 第27-30页 |
·石头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27-29页 |
·石头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 第29-30页 |
·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 | 第30-31页 |
·与流域周边地区的比较 | 第31-33页 |
·石头河未成为城市水源地之前的比较 | 第31-32页 |
·石头河成为城市水源地之后的比较 | 第32-33页 |
·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现状 | 第33-34页 |
·补偿主体 | 第33页 |
·补偿对象 | 第33页 |
·补偿方式 | 第33-34页 |
·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石头河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政策建议 | 第36-43页 |
·补偿标准 | 第36-39页 |
·完善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补偿的建议 | 第39-42页 |
·制订流域水权交易政策 | 第39-40页 |
·开展流域“异地开发”实践 | 第40页 |
·部门补偿 | 第40-41页 |
·发行石头河流域生态环境彩票 | 第41-42页 |
·建立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