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第9-30页 |
1 祖国医学对生殖的认识 | 第9-12页 |
·祖国医学以“肾”为核心的生殖理论 | 第9-11页 |
·祖医学对以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 第11-12页 |
·男子生殖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之肾虚证的辨证、辨精施治 | 第12页 |
2 “肾主生殖”的现代研究概况 | 第12-21页 |
·肾主生殖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 第12-14页 |
·肾主生殖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 第14页 |
·肾主生殖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 | 第14-15页 |
·肾主生殖与乳酸脱氢酶的关系 | 第15-17页 |
·肾主生殖与组织形态学的关系 | 第17页 |
·肾主生殖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 第17-18页 |
·肾主生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第18-19页 |
·肾主生殖与“天癸”的关系 | 第19-20页 |
·肾主生殖与“命门”的关系 | 第20-21页 |
3 补肾法治疗生殖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肾虚证的现代研究 | 第21-24页 |
·补肾方药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第21-22页 |
·补肾方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22页 |
·补肾方药对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 第22-23页 |
·补肾方药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第23页 |
·补肾方药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影响 | 第23-24页 |
·生精散的方剂组成及相关作用 | 第24页 |
4 现代医学对精卵结合的认识 | 第24-30页 |
·精子获能 | 第24-26页 |
·顶体反应 | 第26页 |
·精子功能的评价 | 第26-28页 |
·精子透明带结合试验和精子透明带穿透试验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0-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药品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3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生精散血清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 第33页 |
·生精散血清对精子结合透明带能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血清中成分检测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5-38页 |
1 生精散含药血清含有精子获能所需的能源物质 | 第35-36页 |
2 精子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 | 第36-37页 |
3 Ca2+在精子获能过程中的影响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