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中备用对运行可靠性及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 ·备用与可靠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 ·可靠性评估 | 第15-17页 |
| ·运行可靠性评估 | 第17-19页 |
| ·多区域互联电网可靠性评估 | 第19-22页 |
| ·电力市场稳定性 | 第22-23页 |
| ·评估软件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发电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 | 第26-67页 |
| ·概述 | 第26-27页 |
| ·系统模型 | 第27-32页 |
| ·发电机 | 第27-29页 |
| ·负荷 | 第29-30页 |
| ·最大可用备用容量 | 第30-31页 |
| ·网络模型 | 第31-32页 |
| ·网络损耗 | 第32页 |
| ·状态选择——改进快速排序法 | 第32-41页 |
| ·概述 | 第32-33页 |
| ·快速排序法 | 第33-36页 |
| ·改进快速排序法 | 第36-41页 |
| ·状态分析 | 第41-45页 |
| ·调度策略 | 第41-42页 |
| ·评估方法 | 第42-43页 |
| ·系统状态 | 第43-45页 |
| ·评估指标 | 第45-51页 |
| ·备用不足相关指标 | 第46-47页 |
| ·备用充足相关指标 | 第47-49页 |
| ·备用共享相关指标 | 第49-50页 |
| ·各指标含义 | 第50-51页 |
| ·共享备用成本分摊 | 第51-52页 |
| ·评估流程 | 第52-55页 |
| ·算例分析 | 第55-66页 |
| ·机组强迫停运率 | 第55-56页 |
| ·改进快速排序法 | 第56-61页 |
| ·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61-64页 |
| ·共享备用成本分摊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3章 发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 | 第67-88页 |
| ·概述 | 第67页 |
| ·系统模型 | 第67-69页 |
| ·机组、线路 | 第67-68页 |
| ·负荷 | 第68页 |
| ·最大可用备用容量 | 第68页 |
| ·网络模型 | 第68-69页 |
| ·状态选择——重要抽样法 | 第69-72页 |
| ·蒙特卡洛法 | 第69-70页 |
| ·重要抽样法 | 第70-72页 |
| ·状态分析 | 第72-78页 |
| ·调度策略 | 第72-73页 |
| ·大电网结构辨识 | 第73-74页 |
| ·潮流计算 | 第74-75页 |
| ·评估方法 | 第75-77页 |
| ·系统状态 | 第77-78页 |
| ·评估指标 | 第78-80页 |
| ·备用不足相关指标 | 第79页 |
| ·备用充足相关指标 | 第79页 |
| ·备用共享相关指标 | 第79页 |
| ·越限指标 | 第79-80页 |
| ·各指标含义 | 第80页 |
| ·评估流程 | 第80-83页 |
| ·算例分析 | 第83-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4章 备用对电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 第88-106页 |
| ·概述 | 第88页 |
| ·小扰动稳定分析模型 | 第88-97页 |
| ·市场模型 | 第89-91页 |
| ·单供应商,单消费者电力市场 | 第91-93页 |
| ·需求恒定的电力市场 | 第93-95页 |
| ·供需均变化的电力市场 | 第95-97页 |
| ·大扰动稳定性分析 | 第97-98页 |
| ·算例分析 | 第98-104页 |
| ·单供应商,单消费者市场 | 第99页 |
| ·需求恒定市场 | 第99-100页 |
| ·需求供给均变化的市场 | 第100-102页 |
| ·大扰动稳定性 | 第102-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 第5章 大电网在线备用评估信息系统 | 第106-115页 |
| ·概述 | 第106页 |
| ·系统设计 | 第106-110页 |
| ·框架流程 | 第106-108页 |
| ·数据源 | 第108-109页 |
| ·数据存储层 | 第109-110页 |
| ·应用程序层 | 第110页 |
| ·系统逻辑功能 | 第110-113页 |
| ·网络环境 | 第113-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 ·全文小结 | 第115-116页 |
| ·课题展望 | 第116-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附录 | 第131-13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