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近20年云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我国地区云的状况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气溶胶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目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资料及计算介绍 | 第17-19页 |
| ·资料介绍 | 第17-18页 |
| ·ISCCP 资料介绍 | 第17-18页 |
| ·MODIS 资料介绍 | 第18页 |
| ·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中国地区云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19-37页 |
| ·云量的年均变化趋势 | 第19-21页 |
| ·云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1-27页 |
| ·春季云量变化趋势 | 第21-22页 |
| ·夏季云量变化趋势 | 第22-24页 |
| ·秋季云量变化趋势 | 第24-26页 |
| ·冬季云量变化趋势 | 第26-27页 |
| ·云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变化 | 第27-30页 |
| ·云滴有效半径的分布和变化 | 第30-34页 |
| ·云有效半径和云光学厚度的相关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CAM3.0模式介绍及改进 | 第37-45页 |
| ·模式介绍 | 第37-38页 |
| ·云水方案 | 第38-39页 |
| ·云量的计算 | 第39-40页 |
| ·气溶胶模块情况 | 第40-41页 |
| ·CCN 活化方案 | 第41-43页 |
| ·排放源资料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模拟结果与卫星资料的对比 | 第45-57页 |
| ·全球模拟结果与观测对比 | 第45-53页 |
| ·CAM3.0 模式对季节的模拟结果 | 第45-46页 |
| ·全球总云量的模拟与对比 | 第46-48页 |
| ·全球高云量的模拟与对比 | 第48-50页 |
| ·全球中云量的模拟与对比 | 第50-51页 |
| ·气溶胶的模拟与对比 | 第51-53页 |
| ·中国地区云量变化模拟 | 第53-55页 |
| ·中国地区总云量模拟与对比 | 第53-54页 |
| ·中国地区高云量模拟与对比 | 第54页 |
| ·中国地区中云量模拟与对比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