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8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SBC热塑性弹性体 | 第16-18页 |
| ·SBC热塑性弹性体简介 | 第16-18页 |
| ·结构特征及性能 | 第17页 |
| ·SBC热塑性弹性体技术进展 | 第17-18页 |
| ·SBC热塑性弹性体极性化 | 第18页 |
| ·(热塑性)弹性体环氧化概述 | 第18-23页 |
| ·(热塑性)弹性体环氧化历史进展 | 第18-19页 |
| ·环氧化机理及工艺 | 第19-20页 |
| ·环氧化反应体系及环氧值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 ·环氧化反应体系 | 第20-21页 |
| ·环氧值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环氧化弹性体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 | 第22-23页 |
| ·微观结构和立体规整性 | 第22页 |
| ·环氧化弹性体的性能 | 第22页 |
| ·环氧化弹性体的应用 | 第22-23页 |
| ·弹性体环氧化最新进展 | 第23页 |
| ·SIS/ESIS系胶黏剂性能研究 | 第23-35页 |
| ·粘合性能参数 | 第23-25页 |
| ·SBC压敏胶粘接性能影响因素 | 第25-31页 |
| ·S/I嵌段比 | 第25-27页 |
| ·增粘树脂 | 第27-28页 |
| ·增塑剂 | 第28-29页 |
| ·其他助剂的影响 | 第29页 |
| ·胶层厚度 | 第29-30页 |
| ·粘结时间 | 第30-31页 |
| ·环氧化对胶黏剂粘接性能影响 | 第31-35页 |
| ·环氧化对互溶性行为的影响 | 第31-33页 |
| ·环氧化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38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 | 第35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35-38页 |
| 第二章 ESIS可控合成条件研究 | 第38-48页 |
| ·前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 ·主要试剂及原料 | 第38-39页 |
|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9页 |
| ·合成工艺 | 第39页 |
| ·测试方法及标准 | 第39-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环氧化的影响 | 第40-42页 |
| ·SIS浓度对环氧化的影响 | 第42页 |
| ·HCOOH与H_2O_2比例对环氧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 ·H_2O_2用量对环氧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 ·ESIS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44-46页 |
| ·FT-IR谱图 | 第44-45页 |
| ·GPC谱图 | 第45-46页 |
| ·可控合成条件的的确定 | 第46页 |
| ·扩大化试验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ESIS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 第48-62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主要原料及设备 | 第48-49页 |
| ·主要试剂和原料 | 第48-49页 |
|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49页 |
| ·分步加料合成工艺研究 | 第49-52页 |
| ·合成工艺 | 第49页 |
| ·测试及表征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 ·两种反应曲线 | 第50-51页 |
| ·红外谱图的差异 | 第51页 |
| ·分步加料法放大试验 | 第51-52页 |
| ·稳定性研究与后处理工艺改进 | 第52-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2页 |
| ·测试方法及标准 | 第52页 |
| ·产品稳定性能研究 | 第52-54页 |
| ·耐酸碱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 ·自然条件下稳定性研究 | 第53页 |
| ·耐高温稳定性研究 | 第53-54页 |
| ·后处理过程的优化 | 第54-55页 |
| ·均相反应工艺 | 第55-58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 ·相图绘制 | 第55页 |
| ·均相反应 | 第55页 |
| ·测试方法及标准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 ·均相体系的形成 | 第55-57页 |
| ·均相反应 | 第57-58页 |
| ·环氧值测试方法修正 | 第58-6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8页 |
| ·测试方法及标准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 ·乙酸添加量对E51环氧值测试的影响 | 第58-59页 |
| ·H_2O_2/HCOOH对E51环氧值测试的影响 | 第59页 |
| ·乙酸添加量对ESIS环氧值测试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胶接性能与可控粘接 | 第62-74页 |
| ·系列胶黏剂配制与涂布 | 第62-63页 |
| ·主要原料 | 第62页 |
| ·主要设备 | 第62-63页 |
| ·实验方法 | 第63页 |
| ·各种配方胶黏剂的配制 | 第63页 |
| ·胶黏剂的涂布 | 第63页 |
| ·测试方法 | 第63页 |
| ·胶接性能影响因素讨论 | 第63-67页 |
| ·环氧值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厚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 ·配方的影响 | 第66-67页 |
| ·点阵式涂布与胶的可控转移 | 第67-68页 |
| ·点阵式涂布与可控转移的可能性 | 第67页 |
| ·手工点阵涂布对可控转移的探索 | 第67-68页 |
| ·点阵涂布工艺的探索——喷墨式打印 | 第68-72页 |
| ·热泡式喷墨打印机打印 | 第68-69页 |
| ·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打印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