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铜催化碳氢键活化和氮芳基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49页
   ·酰胺和芳香胺类化合物简介第13-14页
   ·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第14-18页
     ·催化作用和催化剂第14-15页
     ·有机金属化学和过渡金属催化剂第15-17页
     ·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优点第17-18页
   ·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研究进展第18-39页
     ·碳氢键活化反应简介第18-20页
     ·过渡金属催化sp 碳氢键活化反应第20-23页
     ·过渡金属催化sp~2 碳氢键活化反应第23-32页
     ·过渡金属催化sp~3 碳氢键活化反应第32-38页
     ·碳氢键活化的反应物规律探讨第38-39页
     ·影响碳氢键活化反应的因素第39页
   ·铜催化Ullmann 氮芳基化反应研究进展第39-47页
     ·经典Ullmann 偶联反应第39-40页
     ·近代过渡金属催化Ullmann 偶联反应第40-42页
     ·铜催化Ullmann 氮芳基化反应第42-44页
     ·影响Ullmann 氮芳基化反应的因素第44-45页
     ·铜催化Ullmann 氮芳基化反应的可能机理第45-47页
   ·博士论文课题的提出第47页
   ·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第47-49页
第2章 铜催化N-甲基sp~3碳氢键酰胺化反应第49-75页
   ·本章引论第49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9-51页
     ·实验仪器第49-50页
     ·实验试剂第50-51页
   ·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第51-56页
     ·催化体系的建立第51页
     ·铜盐催化剂的优化第51-53页
     ·溶剂的优化第53-54页
     ·氧化剂形式的优化第54-55页
     ·其他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5-56页
   ·铜催化活化N-甲基sp~3 碳氢键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第56-65页
     ·合成通法第56-57页
     ·实验结果第57-65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65-72页
     ·不同取代基的苯胺对结果的影响第65-66页
     ·不同类型的酰胺对结果的影响第66-68页
     ·N-甲基-N-苄基苯胺参与反应的实验结果和脱苯基效应第68-71页
     ·分子内N-甲基sp~3 碳氢键的酰胺化反应第71-72页
   ·反应机理的推测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3章 铜催化苄基和烯丙基sp~3碳氢键酰胺化反应第75-102页
   ·本章引论第75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75-76页
     ·实验仪器第75-76页
     ·实验试剂第76页
   ·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第76-82页
     ·催化体系的建立第76-77页
     ·铜盐催化剂的优化第77-78页
     ·溶剂的优化第78-80页
     ·氧化剂和碱的优化第80-81页
     ·其他反应条件的优化第81-82页
   ·铜催化苄基sp~3 碳氢键酰胺化反应第82-91页
     ·合成通法第82页
     ·实验结果第82-91页
   ·铜催化烯丙基sp~3 碳氢键酰胺化反应第91-94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94-99页
     ·苄基和烯丙基 sp~3碳氢键的反应活性比较第95页
     ·不同种类的苄基化合物对反应的影响第95-96页
     ·不同种类的酰胺对反应的影响第96-99页
   ·反应机理的推测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4章 铜催化Ullmann 氮芳基化反应第102-127页
   ·本章引论第102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02-103页
     ·实验仪器第102-103页
     ·实验试剂第103页
   ·配体2,2’-联哌啶(BPI)的合成第103页
   ·催化体系的优化第103-107页
     ·铜盐催化剂的优化第104-105页
     ·溶剂和碱的优化第105-106页
     ·配体BPI 形式的优化及BPI 和BPY 两种配体活性比较第106-107页
   ·铜催化Ullmann 氮芳基化反应合成芳香胺类化合物第107-119页
     ·合成通法第107-108页
     ·实验结果第108-119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119-126页
     ·不同类型的卤代芳烃对结果的影响第119-120页
     ·卤代芳烃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结果的影响第120-121页
     ·芳香胺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结果的影响第121-122页
     ·取代基的位置对结果的影响第122页
     ·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的影响第122-124页
     ·不同类型的脂肪胺对结果的影响第124-125页
     ·不同类型的酰胺和氮杂环芳香化合物对结果的影响第125页
     ·含氮反应物活性横向比较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结论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附录A 结构索引第141-148页
附录B 插图索引第148-152页
附录C 表格索引第152-15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催化的含氮芳香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掺杂SnO2稀磁材料的微观结构及铁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