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流动性的度量及在市场预警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实证研究的数据结构 | 第14-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5页 |
·数据特点 | 第15-16页 |
·数据结构 | 第16-18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9页 |
·住房流动性的概念和度量 | 第20-21页 |
·住房流动性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住房流动性变化的理论基础——搜寻模型 | 第21-22页 |
·住房流动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量价关系理论 | 第23-27页 |
·微观机理 | 第23-25页 |
·市场表现 | 第25-26页 |
·流动性对住房价格的预警 | 第26-27页 |
·住房异质性的控制方法 | 第27-2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住房流动性的度量 | 第29-52页 |
·住房流动性度量体系 | 第29-32页 |
·微观度量指标 | 第29-30页 |
·宏观度量指标 | 第30-31页 |
·度量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的构建 | 第32-35页 |
·指数构建思路 | 第33页 |
·指数构建方法 | 第33-35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的计算和分析 | 第35-45页 |
·数据的有效性筛选和数据结构 | 第35-37页 |
·交易概率模型的估计 | 第37-39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的计算 | 第39-43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与吸纳率的关系 | 第43-45页 |
·住房特征价格指数的编制 | 第45-48页 |
·住房特征价格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住房特征价格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47-48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与住房特征价格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住房流动性指数对未来房价变化的预警方法 | 第52-60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警方法 | 第52-53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与价格的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53-57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基本步骤 | 第53-54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54-57页 |
·住房流动性指数对未来房价变化预警实证结果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经流动性调整的特征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探索 | 第60-70页 |
·经流动性调整的特征价格指数编制目的 | 第60-61页 |
·理论和实证模型 | 第61-64页 |
·指数计算结果 | 第64-68页 |
·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后的特征价格指数 | 第64-66页 |
·经流动性调整的特征价格指数的构建 | 第66-68页 |
·经流动性调整的特征价格指数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0-74页 |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70-71页 |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1页 |
·应用建议 | 第71-72页 |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72-74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A 有效样本数据结构 | 第79-83页 |
附录B 变量含义 | 第83-84页 |
附录C 指数计算结果 | 第84-8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