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电接触科学的定义 | 第8-9页 |
·电接触研究的重要性 | 第9页 |
·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综述 | 第9-10页 |
·课题的背景,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0-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电接触理论及设备 | 第14-26页 |
·电接触理论 | 第14-17页 |
·接触面积 | 第14-15页 |
·收缩电阻 | 第15-17页 |
·电阻测试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设备 | 第18-25页 |
·微动台 | 第18-1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 | 第19-23页 |
·滑动台 | 第23页 |
·光学显微镜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颗粒的观察与识别 | 第26-32页 |
·颗粒实际形态 | 第26页 |
·观察,测定颗粒大小的方法 | 第26-27页 |
·目和微米的换算关系 | 第26-27页 |
·光学相片的单位长度所含像素的标定 | 第27页 |
·照片中颗粒测量的标准 | 第27页 |
·颗粒尺寸的测定 | 第27-30页 |
·放大倍数为100倍下颗粒观察和测定 | 第28-29页 |
·放大倍数为200倍下颗粒的观察和测定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静态条件下的研究 | 第32-42页 |
·静态实验的研究方法 | 第32页 |
·照片中被压后颗粒形态的分类 | 第32页 |
·照片中参照物的选取以及颗粒尺寸的测量方法 | 第32页 |
·静态条件下洁净样片的电阻测试 | 第32-34页 |
·静态条件下单颗粒的电阻测试和分析 | 第34-38页 |
·尺寸为150-212μm二氧化硅颗粒的静态电阻实验 | 第34-36页 |
·尺寸为75-150μm二氧化硅颗粒的静态电阻实验 | 第36-38页 |
·对被压碎的单颗粒研究与分析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动态条件下的研究 | 第42-60页 |
·动态条件下洁净样片的接触电阻值 | 第42-43页 |
·洁净样片接触电阻的理论值 | 第42-43页 |
·洁净样片接触电阻的实验值 | 第43页 |
·尺寸75-150μm二氧化硅颗粒的动态电阻实验的分析研究 | 第43-49页 |
·尺寸75-150μm二氧化硅颗粒的动态电阻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颗粒存在情况下微动压力的影响 | 第44-49页 |
·尺寸75-150μm二氧化硅颗粒的动态电阻实验结论 | 第49页 |
·尺寸150-212μm二氧化硅颗粒的动态电阻实验的分析研究 | 第49-55页 |
·颗粒存在情况下微动压力的影响 | 第50-55页 |
·尺寸150-212μm二氧化硅颗粒的动态电阻实验结论 | 第55页 |
·两种颗粒在不同压力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5-58页 |
·两种颗粒在不同压力下试验结果的共同点 | 第56-57页 |
·两种颗粒在不同压力下试验结果的不同点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研究总结 | 第60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颗粒被压后电阻值与颗粒被压位置的关系 | 第61页 |
·单颗粒尺寸大小对实验电阻值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 第61页 |
·颗粒在样片上的分布密度对电接触的影响的讨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