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楚辞》校证

摘要第1-20页
Abstract第20-22页
绪论第22-34页
 一、《楚辞》校证学术史回顾第22-30页
 二、选题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意义第30-31页
 三、研究思路、研究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31-32页
 四、本文研究的相关说明第32-34页
第一章:《楚辞》研究,书内与书外第34-51页
 一、《楚辞》研究,功夫在书内第34-38页
  (一)、 历代学者对《楚辞》文本的直接校证可供我们借鉴第35-36页
  (二)、 探本溯源,有益于《楚辞》学术史的构建第36-37页
  (三)、 提供版本之依据第37-38页
 二、《楚辞》研究,功夫在书外第38-51页
  (一)、 有助于对《楚辞》异文生成规律及其相似问题的探讨和判断第38-40页
  (二)、 提供版本之依据第40-41页
  (三)、 有助于对《楚辞》学术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判断和相互佐证第41-42页
  (四)、 有助于启发我们作出新的研究和判断第42-45页
  (五)、 有助于对《楚辞》文本及王、洪旧注的深入认识第45-46页
  (六)、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梳理《楚辞》学术史第46-48页
  (七)、 可以提供诸多有关于《楚辞》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心得第48-51页
第二章:屈原作品校勘与疏证第51-122页
 一、离骚第51-68页
  001、朕皇考曰伯庸第51页
  002、朝搴阰之木兰兮第51-52页
  00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第52页
  004、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第52页
  00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第52页
  006、反信谗而齌怒第52-53页
  007、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第53页
  008、余既不难夫离别兮第53-54页
  009、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第54页
  010、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第54页
  01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第54-55页
  01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55页
  01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第55-56页
  014、夏康娱以自纵第56页
  015、羿淫游以佚畋兮第56-58页
  016、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第58页
  017、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第58-59页
  018、阽于身而危死兮第59页
  019、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第59-60页
  020、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第60页
  021、日忽忽其将暮第60页
  022、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第60-61页
  023、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第61页
  024、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第61-62页
  025、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第62页
  026、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第62-63页
  027、孰云察余之善恶第63页
  028、苏粪壤以充帏兮第63-64页
  029、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第64页
  030、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第64-65页
  031、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第65页
  032、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第65-66页
  033、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第66页
  034、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第66页
  035、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第66-68页
 二、九歌第68-84页
  (一)、 东皇太一第68-69页
   036、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第68页
   037、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第68-69页
   038、陈竽瑟兮浩倡第69页
  (二)、 云中君第69页
   039、华采衣兮若英第69页
  (三)、 湘君第69-70页
   040、女婵媛兮为余太息第69-70页
   041、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第70页
  (四)、 湘夫人第70-72页
   04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第70页
   043、白薠兮骋望第70-71页
   044、沅有茝兮醴有兰第71页
   045、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第71页
   046、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第71-72页
   047、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第72页
   048、芳椒兮成堂第72页
   049、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第72页
  (五)、 大司命第72-74页
   050、乘清气兮御阴阳第72-73页
   051、导帝之兮九坑第73-74页
   052、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第74页
  (六)、 少司命第74-75页
   053、荪何以兮愁苦第74-75页
  (七)、 东君第75-77页
   054、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第75-76页
   055、翾飞兮翠曾第76页
   056、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第76页
   057、举长矢兮射天狼第76-77页
  (八)、 河伯第77-79页
   058、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第77页
   059、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第77-78页
   060、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第78-79页
  (九)、 山鬼第79-82页
   061、东风飘兮神灵雨第79-81页
   062、采三秀兮於山间第81-82页
  (十)、 国殇第82-84页
   063、严杀尽兮弃原野第82-84页
 三、天问第84-97页
  064、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第84页
  065、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第84页
  066、洪泉极深,何以窴之第84-85页
  067、一蛇吞象第85页
  068、延年不死,寿何所止第85页
  069、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第85页
  070、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第85-86页
  071、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第86-87页
  072、而禹播降第87页
  073、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第87-88页
  074、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第88页
  075、厥萌在初,何所亿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第88-89页
  076、玄鸟致贻,女何喜第89-90页
  077、击床先出,其命何从第90页
  078、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第90-91页
  079、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第91页
  080、何变化以作诈第91页
  081、会朝争盟第91-92页
  082、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第92页
  083、反成乃亡第92-93页
  084、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第93-94页
  085、帝何竺之第94页
  086、何感天抑地,夫谁畏惧第94页
  087、后兹承辅第94-95页
  088、勋阖梦生,少离散亡第95页
  089、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第95-96页
  090、蜂蛾微命,力何固第96页
  091、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第96-97页
 四、《九章》中屈原作品(《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橘颂》)第97-109页
  (一)、 惜诵第97-100页
   092、惜诵以致愍兮第97页
   093、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第97页
   094、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第97页
   095、行不群以巅越兮第97-98页
   096、忠何罪以遇罚兮第98页
   097、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咍第98页
   098、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第98-99页
   099、中闷瞀之忳忳第99页
   100、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第99页
   101、欲儃佪以干傺兮第99-100页
  (二)、 涉江第100页
   102、冠切云之崔嵬第100页
   103、驾青虬兮骖白螭第100页
   104、齐吴榜以击汰第100页
  (三)、 哀郢第100-102页
   105、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第100-101页
   106、哀见君而不再得第101页
   107、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第101-102页
   108、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慷慨第102页
  (四)、 抽思第102-105页
   109、心郁郁之忧思兮第102页
   110、昔君与我诚言兮第102页
   111、盍为余而造怒第102页
   112、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第102-103页
   113、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第103页
   114、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第103-104页
   11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第104页
   116、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第104页
   117、超回志度,行隐进兮第104-105页
   118、愁叹苦神,灵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第105页
  (五)、 怀沙第105-106页
   119、谨厚以为丰第105页
   120、舒忧娱哀兮第105页
   121、分流汨兮第105-106页
   122、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第106页
  (六)、 思美人第106-108页
   123、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第106页
   124、志沈菀而莫达第106-107页
   125、高辛之灵盛兮第107页
   126、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第107页
   127、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第107-108页
  (六)、 橘颂第108-109页
   128、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第108-109页
 五、卜居、渔父第109-113页
  (一)、 卜居第109-110页
   129、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第109页
   130、而蔽鄣于谗第109-110页
   131、心烦虑乱第110页
   132、愿因先生决之第110页
  (二)、 渔父第110-113页
   133、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第110页
   134、渔父见而问之第110-111页
   135、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第111页
   13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第111-113页
 六、招魂、大招第113-122页
  (一)、 招魂第113-118页
   137、雕题黑齿第113页
   138、不可以久淫些第113页
   139、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第113-114页
   140、旋入雷渊第114-115页
   141、冬有穾厦,夏室寒些第115页
   142、经堂入奥第115页
   143、弱颜固植第115页
   144、姱容修态,絙洞房些第115-116页
   145、文异豹饰第116页
   146、厉而不爽些第116-117页
   147、衽若交竿第117页
   148、吴歈蔡讴第117页
   149、《激楚》之结,独秀先些。菎蔽象棋,有六簙些第117页
   150、娱酒不废,沈日夜些第117-118页
   151、酎饮尽欢第118页
  (二)、 大招第118-122页
   152、多害伤只第118页
   153、魂乎无往!盈北极只。魂魄归来!闲以静只第118-119页
   154、自恣荆楚,安以定只第119页
   155、穷身永乐,年寿延只第119页
   156、叩钟调磬,娱人乱只第119-120页
   157、小腰秀颈第120页
   158、靥辅奇牙,宜笑嘕只第120页
   159、保寿命只第120页
   160、孤寡存只第120-121页
   161、昭质既设第121-122页
第三章:宋玉、唐勒、景瑳等楚国晚期作家作品校勘与疏证第122-138页
 一、宋玉作品第122-130页
  (一)、 悲回风第122-124页
   162、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第122页
   163、折若椒以自处第122页
   164、聊逍遥以自恃第122页
   165、心踊跃其若汤第122-123页
   166、岁忽忽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第123页
   167、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第123页
   168、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第123-124页
   169、依风穴以自息兮第124页
   170、隐抆山以清江第124页
  (二)、 九辩第124-130页
   171、九辩·一:鹍鸡啁哳而悲鸣第124页
   172、九辩·二:专思君兮不可化第124页
   173、九辩·二: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第124-125页
   174、九辩·二: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第125页
   175、九辩·三: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第125页
   176、九辩·三: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第125-126页
   177、九辩·三:步列星而极明第126页
   178、九辩·四:愿一见而有明第126页
   179、九辩·四: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第126页
   180、九辩·五: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第126页
   181、九辩·六: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第126-127页
   182、九辩·六: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第127页
   183、九辩·六: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第127页
   184、九辩·六: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第127页
   185、九辩·八: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第127-128页
   186、九辩·九:尚欲布名乎天下第128页
   187、九辩·九:纷纯纯之愿忠兮第128页
   188、九辩·九:前轾辌之锵锵兮第128-130页
 二、唐勒作品第130-136页
  (一)、 远游第130-134页
   189、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第130页
   190、绝氛埃而淑尤兮第130页
   191、永历年而无成第130页
   192、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第130-131页
   193、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第131页
   194、怀琬琰之华英第131页
   195、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第131-132页
   196、撰余辔而正策兮第132页
   197、凌天地以径度第132页
   198、凤皇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第132页
   199、游惊雾之流波第132-133页
   200、意恣睢以担挢第133页
   201、内欣欣而自美兮,聊愉娱以自乐第133页
   202、指炎神而直驰兮第133-134页
  (二)、 惜誓第134-136页
   203、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第134页
   204、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第134页
   205、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第134-135页
   206、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第135页
   207、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第135页
   208、彼圣人之神德兮第135-136页
 三、景瑳作品第136-138页
  惜往日第136-138页
   209、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第136页
   210、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独鄣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第136页
   211、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第136页
   212、使谄谀而日得第136-137页
   213、嫫母姣而自好第137-138页
第四章:汉人作品校勘与疏证第138-164页
 一、招隐士第138-139页
  214、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第138-139页
 二、七谏第139-148页
  (一)、 沈江第139-141页
   215、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第139页
   216、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第139页
   217、忠臣贞而欲谏兮第139页
   218、秋草荣其将实兮第139页
   219、微霜下而夜降第139-140页
   220、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第140页
   221、冀幸君之发矇第140页
   222、不别横之与纵第140页
   223、离忧患而乃寤兮第140-141页
  (二)、 怨世第141-142页
   224、何周道之平易兮第141页
   225、改前圣之法度兮第141页
   226、孰知察其黑白第141-142页
   227、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第142页
  (三)、 怨思第142-144页
   228、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第142页
   229、愿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第142页
   230、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第142-143页
   231、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第143页
   232、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第143页
   233、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第143页
   234、悲虚言之无实兮第143-144页
   235、闻南藩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第144页
   236、驾青龙以驰骛兮第144页
   237、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第144页
  (四)、 哀命第144-145页
   238、《哀命》第144页
   239、日眇眇而既远第144-145页
  (五)、 谬谏第145-147页
   240、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第145页
   241、心悇憛而烦冤兮第145页
   242、孰云知其所至第145页
   243、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第145页
   244、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第145-146页
   245、伯牙之绝弦兮,无钟子期而听之第146页
   246、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第146页
   247、言音声之相和兮,物类之相感也第146页
   248、列子隐身而穷处兮第146-147页
   249、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第147页
  (六)、 乱曰第147-148页
   250、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第147-148页
 三、哀时命第148-151页
  251、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第148页
  252、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第148页
  253、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第148页
  254、气涫其若波第148页
  255、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第148-149页
  256、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第149页
  257、雾露蒙蒙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第149页
  258、魂眐眐以寄独兮,汨徂往而不归第149页
  259、形体白而质素兮第149-150页
  260、嗼寂默而无声第150页
  261、愿陈列而无正第150-151页
 四、九怀第151-153页
  (一)、 通路第151页
   262、阴忧兮感余第151页
  (二)、 昭世第151-152页
   263、袭英衣兮缇,披华裳兮芳芬第151页
   264、握神精兮雍容第151-152页
  (三)、 陶雍第152-153页
   265、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第152页
   266、衰色罔兮中怠第152页
   267、抚轼叹兮作诗第152-153页
 五、九叹第153-160页
  (一)、 逢纷第153页
   268、白露纷以涂涂兮第153页
   269、遭纷逢凶,蹇离尤兮第153页
  (二)、 离世第153-154页
   270、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余辞上参于天墬兮,旁引之于四时第153-154页
   271、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第154页
   272、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第154页
   273、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第154页
  (三)、 怨思第154-155页
   274、征夫劳于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第154页
   275、宁浮沅而驰骋兮,下江湘以邅回第154-155页
  (四)、 远逝第155页
   276、志隐隐而郁怫兮第155页
   277、欲酌醴以娱忧兮,蹇骚骚而不释第155页
  (五)、 惜贤第155-156页
   278、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第155-156页
   279、孰契契而委栋兮第156页
  (六)、 忧苦第156-157页
   280、心纷错而不受第156页
   281、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第156-157页
   282、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第157页
  (七)、 愍命第157-158页
   283、逐下袟于后堂兮第157页
   284、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第157-158页
   285、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第158页
  (八)、 思古第158-160页
   286、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第158-160页
 六、九思第160-164页
  (一)、 疾世第160-161页
   287、日阴曀兮未光,閴睄窕兮靡睹第160页
   288、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岐第160-161页
   289、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第161页
  (二)、 悯上第161-162页
   290、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第161页
   291、独处兮志不申第161-162页
   292、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第162页
  (三)、 遭厄第162-163页
   293、鵕鸃栖兮柴蔟。起奋迅兮奔走第162页
   294、志阏绝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第162-163页
  (四)、 伤时第163-164页
   295、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风习习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第163-164页
第五章:由本论文的撰写所得出的几点认识第164-177页
 一、《楚辞》异文表现形式概说第164-167页
  (一)、 字误例第164页
  (二)、 声误例第164页
  (三)、 脱字、脱句例第164-165页
  (四)、 倒字、倒句例第165页
  (五)、 衍文例第165-166页
  (六)、 避讳例第166-167页
 二、《楚辞》异文生成原因总结第167-172页
  (一)、 通假字第167-168页
  (二)、 以训诂字而易本字第168页
  (三)、 形音相近而讹第168-169页
  (四)、 纯为记忆致误第169-170页
  (五)、 避讳而改第170页
  (六)、 汉代篆体相似而讹第170-171页
  (七)、 意义近似而改第171-172页
 三、校勘《楚辞》异文的原则与方法第172-177页
  (一)、 据《楚辞》反复出现的语词及典籍之习语相校第172页
  (二)、 据王逸注校第172-173页
  (三)、 据音韵、韵例校第173页
  (四)、 据别本校第173-174页
  (五)、 据句法、文法校第174页
  (六)、 据情理校第174页
  (七)、 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第174-177页
附录:《楚辞章句》校证(三十七则)第177-18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87-192页
后记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
下一篇:唐前传说研究--以汉魏六朝文献为考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