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香砂六君加味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绪言第11-12页
第一章 临床研究第12-33页
 一、病例选择第12-14页
  1 西医诊断标准第12-13页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13页
  3 病例纳入标准第13页
  4 病例排除标准第13-14页
 二、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第14-19页
  1 病例来源第14页
  2 病例分组第14页
  3 两组病例比较第14-16页
  4 治疗方法第16-17页
  5 医嘱第17页
  6 观察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7 疗效评定标准第18页
  8 临床研究退出与终止第18-19页
  9 病例剔除与脱落第19页
  10 统计分析方法第19页
 三、治疗结果第19-24页
  1 两组病例临床总疗效分析第19-20页
  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疗效积分分析第20-21页
  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胃镜分级程度分析第21-22页
  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改变情况分析第22页
  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肠化病例改变情况分析第22-23页
  6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异型增生改变情况分析第23-24页
  7 不良反应监测第24页
  8 剔除与脱落病例第24页
 四、讨论第24-33页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相关探讨第24-27页
  2 香砂六君加味方的方药分析第27-32页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32-33页
第二章 古今研究第33-50页
 一、传统医学对CAG的认识第33-40页
  1 病名的认识第33-34页
  2 病因病机第34-37页
  3 中医药治疗第37-40页
 二、现代医学对CAG的认识第40-46页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第40-43页
  2 西医治疗第43-46页
 三、古代中医与现代中医对CAG认识异同的比较及分析第46-48页
  1 相同点第46页
  2 不同点第46-48页
 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CAG认识异同的比较及分析第48-50页
  1 相同点第48页
  2 不同点第48-50页
第三章 医火传薪第50-65页
 一、徐景藩第50-55页
  1 分型论治,兼顾它证第50-52页
  2 辨证辨病相结合,中西医互参第52页
  3 升降润燥相宜,药治食疗一体第52-53页
  4 立方遣药精当,治效明显第53-54页
  5 病案举隅第54-55页
 二、单兆伟第55-60页
  1 病因病机第55-56页
  2 治疗第56-58页
  3 处方特色第58-59页
  4 病案举隅第59-60页
 三、李春婷第60-65页
  1 明病机,制大法第60页
  2 辨证与辨症、辨病相结合第60-61页
  3 用药特点第61-62页
  4 节饮食,调情志第62页
  5 病案举隅第62-65页
第四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痤疮的发病情况探讨及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伴便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