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 ·光照对光温敏不育水稻的育性影响 | 第9-10页 |
| ·温度对光温敏不育水稻的育性影响 | 第10-11页 |
| ·光温敏不育基因的遗传学研究 | 第11页 |
| ·光温敏不育基因分子定位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 | 第12-13页 |
| ·反温敏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现有反温敏不育水稻综述 | 第13-16页 |
| ·go543s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 2 实验方法与材料 | 第19-23页 |
| ·材料 | 第19页 |
| ·仪器及耗材 | 第19-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 ·go543s反温敏核不育水稻杂种F_2育性分离观察 | 第20页 |
| ·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杂种F2不育群体单株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鉴定 | 第20-21页 |
| ·go543s反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21-23页 |
| ·CTAB法提取水稻总DNA | 第21页 |
| ·SSR引物和PCR扩增 | 第21-2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2页 |
| ·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杂种F_2代育性分离规律和遗传分析 | 第23-24页 |
| ·go543s杂种F_2代不育单株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分离规律 | 第24-26页 |
| ·go543s杂种后代不育单株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遗传稳定性研究 | 第26-41页 |
| ·人工气候条件下go543s杂种后代分离的不育单株不同世代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值比较 | 第26-30页 |
| ·自然条件下go543s杂种后代不育单株不同世代的育性比较 | 第30-41页 |
| ·2011年6-9月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试验田温度记录 | 第30-31页 |
| ·自然条件下go543s杂种后代不育单株F_2和F_3的育性比较 | 第31-41页 |
| ·go543s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41-42页 |
| 4 讨论 | 第42-44页 |
| 5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