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农村扶贫性金融概述 | 第14-26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的概念 | 第14-15页 |
·明确区分农村扶贫性金融与社会福利保障的区别 | 第15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的运作模式 | 第17-19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的类型 | 第21-22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的作用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扶贫性金融的整体环境 | 第26-34页 |
·对农村扶贫性金融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26-27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制度尚不完善 | 第27-29页 |
·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外部风险 | 第27页 |
·内部风险 | 第27-28页 |
·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 第28页 |
·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29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资金来源及使用效率不高 | 第29-34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资金来源不足 | 第29-30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资金投放项目方向单一 | 第30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资助额度与实际资金需求量不适应 | 第30-32页 |
·农业生产周期与农村扶贫性金融资助期限不匹配 | 第32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资助缺乏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农村扶贫性金融的需求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海门市农村扶贫性金融的现状 | 第34-42页 |
·海门市社会经济及农村扶贫性金融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海门市农村扶贫性金融运作理念和措施 | 第35-37页 |
·海门市农村扶贫性金融运作机制 | 第37页 |
·海门市金融机构开启农贷绿色通道的经验与效果 | 第37-42页 |
·海门支行邮储银行构建小额贷款绿色通道的经验 | 第37-39页 |
·海门市信用联社农贷绿色通道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海门市农村扶贫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贷款对象的问题 | 第42页 |
·资金来源问题 | 第42-43页 |
·项目风险控制机制需要完善 | 第43-44页 |
·农村扶贫性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 | 第44页 |
·在运作规范与实际结合的问题上出现偏差 | 第44页 |
·海门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良莠不齐 | 第44-45页 |
·部分乡镇政府部门配合不力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海门市农村扶贫性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 第46-60页 |
·国外经验对县域农村扶贫性金融的借鉴 | 第46-52页 |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借鉴 | 第46-50页 |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概况 | 第46-47页 |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新实践 | 第47-49页 |
·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实现自身利益 | 第49页 |
·加快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 | 第49页 |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提供适合于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第49-50页 |
·优化金融环境,为县域银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 第50页 |
·日本农协的借鉴 | 第50-52页 |
·日本农协的概况 | 第50-51页 |
·日本农协的经验 | 第51-52页 |
·日本农协的教训 | 第52页 |
·国外农村扶贫性金融对海门的启示 | 第52-53页 |
·健全的金融体系是农村扶贫性金融市场的必要前提 | 第52页 |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 | 第52-53页 |
·政府的积极支持是农业扶贫性金融机构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53页 |
·专门的管理部门是全局安排农村扶贫性金融制度的有效保证 | 第53页 |
·建立以专门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53页 |
·海门市农村扶贫性金融工作的改进措施 | 第53-60页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扶贫性金融资助对象的素质 | 第54页 |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农村扶贫性金融领域的资金流 | 第54页 |
·构建农村扶贫性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54-55页 |
·加快农村扶贫性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 第55页 |
·提高管理水平 | 第55-56页 |
·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机构及人员的可持续性 | 第55-56页 |
·放宽贷款用途限制 | 第56页 |
·适当增加授信额度,满足信贷需求 | 第56页 |
·灵活调整扶贫性金融期限 | 第56页 |
·加强海门市金融监管工作 | 第56-58页 |
·引导民间金融正规化 | 第56-57页 |
·健全海门农村扶贫性金融机构的监督机制 | 第57-58页 |
·海门农村扶贫性金融的创新机制 | 第58-60页 |
·建立和完善农村扶贫性金融的激励机制和信息系统 | 第58页 |
·建立农村扶贫性金融担保基金 | 第58页 |
·进一步探索新型农村扶贫性金融组织模式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