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预应力混凝土概念 | 第10-11页 |
| ·普通钢筋混凝土存在的缺点 | 第10-11页 |
| ·预应力混凝土概念和优越性 | 第11页 |
| ·预应力混凝土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 ·预应力损失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预应力施工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存在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3-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2 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试验研究 | 第15-25页 |
|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 ·试验原理分析 | 第15-18页 |
| ·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公式推导 | 第15-17页 |
| ·最小二乘法求解k和μ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和试验对象 | 第19-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 ·试验对象 | 第20-22页 |
| ·试验仪器标定 | 第22页 |
| ·孔道摩阻损失测试结果分析 | 第22-25页 |
| 3 预应力梁张拉监控相关参数测定 | 第25-33页 |
| ·T梁翼缘有效计算宽度b'_f测定 | 第25-29页 |
| ·测试目的 | 第25页 |
| ·测试原理和方法 | 第25-2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 ·张拉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测定 | 第29-31页 |
| ·张拉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 | 第29-30页 |
| ·张拉时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4 预应力框架梁张拉效应理论分析 | 第33-61页 |
| ·预应力等效荷载推导 | 第33-38页 |
| ·等效荷载作用机理分析 | 第33-35页 |
| ·预应力筋三段抛物线形布置超静定梁等效荷载推导 | 第35-38页 |
| ·工程概况 | 第38-39页 |
| ·等效荷载法计算预应力梁张拉效应 | 第39-60页 |
| ·预应力梁张拉阶段特征截面应力分析 | 第39-58页 |
| ·预应力框架梁张拉阶段变形计算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预应力框架梁张拉监控与实测分析 | 第61-69页 |
| ·张拉监控方法与流程 | 第61页 |
| ·预应力梁特征截面混凝土应力测试 | 第61-65页 |
| ·张拉测试过程和方法 | 第61-64页 |
| ·钢弦式应变计工作原理 | 第64页 |
| ·预应力梁张拉测试误差控制分析 | 第64-65页 |
| ·张拉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65-69页 |
| ·特征截面混凝土应力测试结果 | 第65-67页 |
| ·预应力梁反拱测试结果 | 第67页 |
| ·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比较分析 | 第67-6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