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 | 第8-13页 |
·艺术的多元化 | 第8-12页 |
·现代日本画、岩彩画对中国画的影响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对此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洋为中用"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体现 | 第17-33页 |
·西画东渐及其影响 | 第17-29页 |
·明清时期的“西画东渐”——以郎世宁为例 | 第18-19页 |
·20世纪的“西画东渐” | 第19-29页 |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以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的作品为例 | 第20-26页 |
·山水、花鸟画的发展——以李可染、潘天寿为例 | 第26-29页 |
·新时期的中国美术观 | 第29-33页 |
·当代中国青年画家的努力探索——以唐勇力、何家英为例 | 第29-31页 |
·本人的探索作品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中国画创作中"洋为中用"与继承传统的关系 | 第33-49页 |
·中国画的精神性文化内涵 | 第33-39页 |
·重提"笔墨当随时代" | 第39-41页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第41-49页 |
第四章 正确对待中国画技法中"洋为中用"的问题 | 第49-58页 |
·对传统的再认识 | 第49-54页 |
·文化的自信源于理解的加深 | 第49-50页 |
·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 | 第50-52页 |
·传统文化的当代性 | 第52-54页 |
·发展与融合 | 第54-58页 |
结论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