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现行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缺陷分析 | 第14-20页 |
(一) 契约无法矫正有限责任的风险外部性 | 第14-16页 |
(二) 公司资本制度之设计与现实效果之背离 | 第16-17页 |
(三) 司法实践中债权人难以“揭开公司面纱” | 第17-20页 |
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0-24页 |
(一) 将债权人纳入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 第20页 |
(二)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2页 |
(三)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 | 第22-24页 |
三、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法考察 | 第24-32页 |
(一) 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UNIVERSAL BANKS SYSTEM) | 第24-26页 |
(二)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MAIN BANK SYSTEM) | 第26-28页 |
(三) 美国公司债权人的相机治理 | 第28-30页 |
(四) 两种模式的趋同与存续 | 第30-32页 |
四、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2-38页 |
(一) 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本土与国际化的交融 | 第32-33页 |
(二) 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 | 第33-34页 |
(三) 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34-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