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Cry1B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1.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第11-12页
        1.1.2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现状第12-13页
    1.2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风险评估第13-14页
        1.2.1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第13页
        1.2.2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3-14页
        1.2.3 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第14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4-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7-2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1.1 供试昆虫第17页
        2.1.2 供试化合物第17页
        2.1.3 发育历期、羽化率与羽化后虫重的测定第17-18页
        2.1.4 数据分析第1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8-20页
        2.2.1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各龄期发育历期分析第18-19页
        2.2.2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羽化率分析第19-20页
        2.2.3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羽化后虫重分析第20页
    2.3 讨论第20-22页
第三章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酶活性的影响第22-2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3.1.1 供试昆虫第22页
        3.1.2 供试化合物第22页
        3.1.3 样品采集第22-23页
        3.1.4 酶活性检测方法第23-24页
            3.1.4.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检测方法第23页
            3.1.4.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方法第23-24页
            3.1.4.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检测方法第24页
        3.1.5 数据分析第2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3.2.1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差异分析第24-25页
        3.2.2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差异分析第25-26页
        3.2.3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差异分析第26-27页
    3.3 讨论第27-29页
第四章 Cry1B和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解毒、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29-4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4.1.1 供试昆虫第29页
        4.1.2 供试化合物第29页
        4.1.3 样品采集第29-30页
        4.1.4 龟纹瓢虫RNA提取第30页
        4.1.5 c DNA合成第30页
        4.1.6 龟纹瓢虫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和引物序列第30-31页
        4.1.7 龟纹瓢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第31页
        4.1.8 数据分析第3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4.2.1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2 龄幼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31-36页
            4.2.1.1 Cry1B蛋白对龟纹瓢虫2 龄幼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32-34页
            4.2.1.2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2 龄幼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34-36页
        4.2.2 Cry1B蛋白和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3 龄幼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36-40页
            4.2.2.1 Cry1B蛋白对龟纹瓢虫3 龄幼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36-37页
            4.2.2.2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3 龄幼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37-40页
    4.3 讨论第40-41页
第五章 Cry1B和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体内共生菌的影响第41-54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5.1.1 供试昆虫第41页
        5.1.2 供试化合物第41页
        5.1.3 样品收集及编号第41-42页
        5.1.4 DNA的提取及样本要求第42-43页
            5.1.4.1 DNA提取第42页
            5.1.4.2 PCR扩增第42-43页
            5.1.4.3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第43页
        5.1.5 数据分析第4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3-52页
        5.2.1 测序数据评估第43-47页
        5.2.2 Cry1B和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2 龄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47-49页
            5.2.2.1 Cry1B蛋白对龟纹瓢虫2 龄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47-48页
            5.2.2.2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2 龄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48-49页
        5.2.3 Cry1B和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3 龄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49-51页
            5.2.3.1 Cry1B蛋白对龟纹瓢虫3 龄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49-50页
            5.2.3.2 Cry1Fa蛋白对龟纹瓢虫3 龄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50-51页
        5.2.4 Cry1B和 Cry1Fa蛋白在属水平上对龟纹瓢虫幼虫体内共生菌种群的影响第51-52页
    5.3 讨论第52-5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6.1 全文总结第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AN氮溶液配施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和玉米中氮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氧化/磺化腐植酸对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