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1-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股权集中下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失败 | 第18-29页 |
第一节 集中型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第18-21页 |
一、中国A股市场的股权集中程度 | 第19-20页 |
二、一股独大与公司绩效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司法救济的失败 | 第21-29页 |
一、独立董事机制 | 第22-23页 |
二、监事机制 | 第23-25页 |
三、司法救济 | 第25-29页 |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 第29-42页 |
第一节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与中国公司治理 | 第32-37页 |
一、机构股东在中国A股市场的情况 | 第32-33页 |
二、关于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 | 第33-35页 |
三、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案例研究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机构股东参与中国公司治理的可能性分析 | 第37-42页 |
一、机构投资者是公司治理水平的直接利益攸关者 | 第37-38页 |
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模式和治理方式会增强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 | 第38-39页 |
三、机构股东拥有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和渠道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机构股东参与中国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为与不为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先礼后兵式的有限监督 | 第42-44页 |
第二节 较少主动提出股东大会议案 | 第44页 |
第三节 以单独行动为主机构联合实为罕见 | 第44-47页 |
第四节 不提名不干涉董事人选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公司治理的建议 | 第49-53页 |
第一节 放宽机构持股比例限制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引入机构尽责管理理念——Stewardship | 第50-51页 |
第三节 行业协会助力机构股东积极主义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完善股东投票权征集机制培育投票权代理市场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 | 第61-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