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研究内容 | 第13页 |
3.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监察体制改革 | 第14-15页 |
2.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 | 第15-16页 |
3.治理效能 | 第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1.人民主权理论 | 第16-17页 |
2.权力制约理论 | 第17-18页 |
3.党的建设理论 | 第18页 |
4.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二、内蒙古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一)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概况 | 第20-21页 |
1.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必然性 | 第20页 |
2.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历程 | 第20-21页 |
(二)改革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之典型案件 | 第21-22页 |
(三)改革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之效果分析 | 第22-26页 |
1.基层政治生态得到有效净化 | 第22-23页 |
2.正风反腐工作满意度提升 | 第23页 |
3.监察工作更加科学便利 | 第23-26页 |
三、内蒙古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基层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1.缺乏工作积极性 | 第26页 |
2.专业能力不强 | 第26-27页 |
3.队伍融合不深 | 第27页 |
(二)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责问题 | 第27-28页 |
1.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责的法治化水平不高 | 第28页 |
2.监察委员会接受监督的法治化水平不高 | 第28页 |
3.相关部门法定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28页 |
(三)法法衔接不畅问题 | 第28-30页 |
1.相关法律法规尚不明确 | 第29页 |
2.缺乏防止监察权滥用的规定 | 第29-30页 |
四、内蒙古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基层监察干部队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1.思想观念滞后 | 第30页 |
2.缺乏整体培训 | 第30-31页 |
3.监察工作的特殊性 | 第31页 |
4.机构编制与工作量矛盾 | 第31页 |
(二)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责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1.合署办公形式使职责难以细分 | 第31页 |
2.制度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 第31-32页 |
3.没有形成有效的落实措施 | 第32页 |
(三)法法衔接不畅问题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1.法治传统的缺失 | 第32-33页 |
2.配套法规尚不完全成熟 | 第33-34页 |
五、内蒙古自治区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对策建议 | 第34-42页 |
(一)切实加强基层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 第34-36页 |
1.加强思想教育与宣传工作 | 第34页 |
2.创新基层监察干部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3.科学组织培训和学习 | 第35页 |
4.加强各部门在监察工作中的有机协调 | 第35-36页 |
(二)规范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责 | 第36-39页 |
1.提高监察委员会监督法治化水平 | 第36页 |
2.创新监察委员会监督的方式方法 | 第36-38页 |
3.建立健全反腐败基本法规 | 第38页 |
4.凝聚纪检和监察强大合力 | 第38-39页 |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法法衔接困境 | 第39-42页 |
1.对监察机关调查职权作出具体规定 | 第39-40页 |
2.增加关于监察工作公开及报告的相关规定 | 第40-41页 |
3.加快配套法律的修改完善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