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1.1.1 产业集群现象在全球的兴起 | 第13-14页 |
1.1.2 我国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 | 第14-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21-36页 |
2.1 产业集群的研究 | 第21-27页 |
2.1.1 企业集群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21-23页 |
2.1.3 产业集群的形成 | 第23-27页 |
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 第27-34页 |
2.2.1 竞争力的定义 | 第27-28页 |
2.2.2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义 | 第28页 |
2.2.3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 第28-31页 |
2.2.4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 第31-34页 |
2.3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 第34-35页 |
2.3.1 建筑陶瓷企业的定义 | 第34页 |
2.3.2 建筑陶瓷产业竞争力 | 第34-35页 |
2.4 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识别 | 第36-43页 |
3.1 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 | 第36-39页 |
3.1.1 波特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 第36-37页 |
3.1.2 区位商法 | 第37-38页 |
3.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 第38-39页 |
3.1.4 图论法 | 第39页 |
3.2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识别 | 第39-41页 |
3.3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特征数据实证分析 | 第41-43页 |
第4章 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43-63页 |
4.1 国际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43-45页 |
4.1.1 国际陶瓷产业概况 | 第43-44页 |
4.1.2 国际陶瓷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44-45页 |
4.2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45-51页 |
4.2.1 我国陶瓷产业概况 | 第45-46页 |
4.2.2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46-47页 |
4.2.3 我国陶瓷产业的产量分析 | 第47-49页 |
4.2.4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4.2.5 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规划 | 第50-51页 |
4.3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现状 | 第51-60页 |
4.3.1 广东佛山陶瓷集群的现状分析 | 第51-55页 |
4.3.2 山东淄博陶瓷集群的现状分析 | 第55-57页 |
4.3.3 福建晋江陶瓷集群的现状分析 | 第57-59页 |
4.3.4 四川夹江陶瓷集群的现状分析 | 第59-60页 |
4.4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存在的问题 | 第60-63页 |
4.4.1 广东佛山陶瓷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4.4.2 山东淄博陶瓷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61页 |
4.4.3 福建晋江陶瓷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61页 |
4.4.4 四川夹江陶瓷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61-63页 |
第5章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及识别 | 第63-67页 |
5.1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 第63-64页 |
5.2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识别 | 第64-67页 |
5.2.1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部识别 | 第64-66页 |
5.2.2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外部识别 | 第66-67页 |
第6章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7-94页 |
6.1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67-68页 |
6.2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68-70页 |
6.3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主成份分析 | 第70-88页 |
6.3.1 问卷形成步骤 | 第70-72页 |
6.3.2 问卷基本内容 | 第72-73页 |
6.3.3 变量测量 | 第73-76页 |
6.3.4 问卷的前测与修正 | 第76-78页 |
6.3.5 前测样本的分析与评价 | 第78-79页 |
6.3.6 问卷样本数据的收集 | 第79-81页 |
6.3.7 样本的基本分析 | 第81-82页 |
6.3.8 样本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82页 |
6.3.9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82-86页 |
6.3.10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86页 |
6.3.11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86-88页 |
6.4 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88-94页 |
6.4.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第88-90页 |
6.4.2 权重的确定 | 第90-94页 |
第7章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 第94-98页 |
7.1 样本的选择 | 第94页 |
7.2 陶瓷产业集群特征比较 | 第94-95页 |
7.3 四大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比较 | 第95页 |
7.4 陶瓷产业集群环境竞争力比较 | 第95-96页 |
7.5 陶瓷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比较 | 第96-98页 |
第8章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第98-107页 |
8.1 增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 第98-104页 |
8.1.1 技术创新 | 第98-100页 |
8.1.2 品牌建设 | 第100-103页 |
8.1.3 人才战略 | 第103-104页 |
8.1.4 环境治理,节能减排 | 第104页 |
8.2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 第104-106页 |
8.3 重视行业协会的辅助功能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116-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