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9页
        2.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第14-15页
        2.2.2 传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性研究第15-17页
        2.2.3 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想理论政治课的应用研究第17-19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9-21页
    3.1 研究对象第19页
    3.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9页
        3.2.2 调查法第19页
        3.2.3 数理统计法第19-20页
        3.2.4 比较分析法第20页
        3.2.5 专家访谈法第20-21页
4 分析与讨论第21-48页
    4.1 微信及其公众平台的发展概述第21-27页
        4.1.1 微信与微信公众平台第21-22页
        4.1.2 微信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态势第22-23页
        4.1.3 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与不足第23-25页
        4.1.4 微信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载体第25-26页
        4.1.5 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第26-27页
    4.2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优势第27-29页
        4.2.1 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性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第27页
        4.2.2 微信公众平台的去权威性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第27-28页
        4.2.3 微信公众平台的实时性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沟通机制第28页
        4.2.4 微信公众平台匿名化有利于营造双向平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第28-29页
    4.3 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以“北体思政”微信公众账号为例第29-34页
        4.3.1 北体思政微信公众平台指导思想第29-30页
        4.3.2 北体思政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原则第30-31页
        4.3.3 北体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内容构成第31-34页
    4.4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及存在问题—以“北体思政”微信公众账号为例第34-43页
        4.4.1 北体思政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第35-39页
        4.4.2 北体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产生的作用第39-41页
        4.4.3 北体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4.5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正面效果的策略第43-48页
        4.5.1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要具有专业技能第43-44页
        4.5.2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设置要丰富第44-45页
        4.5.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掌握“微能力”的主导权第45-47页
        4.5.4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机制第47-48页
5 结论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62页
    附录1: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情况的调查问卷第53-56页
    附录2:数据分析第56-6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PCB技术的盘式无铁心电机绕组设计及磁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