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铋系可见光响应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抗生素简介第12-13页
        1.2.1 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危害第12页
        1.2.2 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光催化技术简介第13-14页
    1.4 光催化剂性能影响因素第14-15页
        1.4.1 光催化剂能带结构第14页
        1.4.2 光催化剂结晶度和粒径尺寸第14-15页
        1.4.3 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与捕获第15页
    1.5 光催化剂性能提高方法第15-18页
        1.5.1 离子掺杂第15-17页
        1.5.2 形成固溶体第17页
        1.5.3 贵金属沉积第17页
        1.5.4 构建复合体系第17-18页
    1.6 新型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第18-20页
        1.6.1 g-C_3N_4等氮化物第18-19页
        1.6.2 Bi系金属氧化物第19-20页
    1.7 本课题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层状Bi_3O_4Cl光催化剂的简易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4页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2-23页
        2.2.2 溶剂热-煅烧法制备Bi_3O_4Cl光催化剂第23页
        2.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3-24页
        2.2.4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2.3.1 Bi_3O_4Cl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第24-25页
        2.3.2 Bi_3O_4Cl催化剂的XPS谱图第25-26页
        2.3.3 Bi_3O_4Cl催化剂的紫外漫反射谱分析第26-27页
        2.3.4 Bi_3O_4Cl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第27-28页
        2.3.5 Bi_3O_4Cl催化剂的光催化循环实验第28页
        2.3.6 Bi_3O_4Cl催化剂机理探究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层状Bi_(24)O_(31)Cl_(10)光催化剂的简易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2页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0-31页
        3.2.2 Bi_(24)O_(31)Cl_(10)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1页
        3.2.3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表征第31-32页
        3.2.4 Bi_(24)O_(31)Cl_(10)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测试第32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2-38页
        3.3.1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第32-33页
        3.3.2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XPS能谱分析第33-34页
        3.3.3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紫外漫反射谱分析第34-35页
        3.3.4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第35-37页
        3.3.5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光催化循环实验第37页
        3.3.6 Bi_(24)O_(31)Cl_(10)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高效稳定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第39-56页
    4.1 引言第39-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0页
        4.2.2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0-41页
        4.2.3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1页
        4.2.4 光催化活性评估第41-42页
        4.2.5 活性分子捕获实验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4页
        4.3.1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第42-44页
        4.3.2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XPS能谱分析第44-45页
        4.3.3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紫外漫反射谱分析第45-46页
        4.3.4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第46-49页
        4.3.5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光电化学性能第49-53页
        4.3.6 β-Bi_2O_3@g-C_3N_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稳定性研究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页
    5.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附录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xS(M=Ag,Cu,Zn)/CA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氮杂石墨烯基铋系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