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有限元法的理论 | 第16-24页 |
2.1 有限元法的发展 | 第16页 |
2.2 有限元法的理论 | 第16-17页 |
2.3 有限元法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17页 |
2.4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2.5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18-24页 |
2.5.1 钢材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18页 |
2.5.2 混凝土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18-24页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24-30页 |
3.1 试验概况 | 第24-25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3.2.1 单元类型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25-26页 |
3.2.2 接触类型与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3.2.3 初始缺陷 | 第27页 |
3.3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27-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T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有限元参数分析 | 第30-58页 |
4.1 引言 | 第30页 |
4.2 T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4.2.1 水平荷载施加 | 第30-31页 |
4.2.2 分析参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4.2.3 构件模型加载制度 | 第33页 |
4.3 典型构件分析 | 第33-36页 |
4.4 不同参数分析 | 第36-50页 |
4.4.1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36-39页 |
4.4.2 钢材强度等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3 轴压比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4 暗柱钢板厚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5 墙体及隔板钢板厚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6 腔体数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7 翼缘厚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8 腹板厚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4.5 典型构件破坏机理分析 | 第50-57页 |
4.5.1 混凝土开裂点 | 第50-52页 |
4.5.2 构件屈服点 | 第52-54页 |
4.5.3 构件的峰值荷载点 | 第54-55页 |
4.5.4 构件的破坏荷载点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