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及效果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8-9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LTE移动网络规划建设方案 | 第12-15页 |
2.1 LTE系统特点 | 第12页 |
2.2 LTE技术对网络规划的影响 | 第12-15页 |
2.2.1 支持多种带宽、动态频选调度 | 第13页 |
2.2.2 业务信道全共享 | 第13页 |
2.2.3 采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13-14页 |
2.2.4 MIMO提高收发性能 | 第14-15页 |
第三章 LTE无线网规划过程 | 第15-28页 |
3.1 LTE无线网规划流程 | 第15-16页 |
3.1.1 网络需求分析 | 第15页 |
3.1.2 网络规模估算 | 第15页 |
3.1.3 站址规划 | 第15-16页 |
3.1.4 网络无线仿真 | 第16页 |
3.1.5 无线参数设计 | 第16页 |
3.2 覆盖区域与场景 | 第16-18页 |
3.3 规划目标 | 第18-28页 |
3.3.1 小区负载 | 第18-19页 |
3.3.2 覆盖率 | 第19页 |
3.3.3 边缘速率 | 第19-22页 |
3.3.4 RSRP和RS-SINR | 第22-25页 |
3.3.5 传播模型选择 | 第25页 |
3.3.6 异系统干扰共存分析 | 第25-28页 |
第四章 LTE覆盖规划 | 第28-38页 |
4.1 信号室内覆盖简介 | 第28-29页 |
4.2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组成 | 第29页 |
4.3 信号源 | 第29-31页 |
4.3.1 宏蜂窝基站 | 第30页 |
4.3.2 微蜂窝基站 | 第30页 |
4.3.3 直放站 | 第30页 |
4.3.4 BBU+RRU分布式基站 | 第30-31页 |
4.3.5 家庭基站 | 第31页 |
4.4 信号分布方式 | 第31-33页 |
4.4.1 射频无源分布方式 | 第32页 |
4.4.2 光纤分布方式 | 第32页 |
4.4.3 泄露电缆分布方式 | 第32-33页 |
4.5 室内信号覆盖常用器件 | 第33-38页 |
4.5.1 功分器 | 第33-34页 |
4.5.2 耦合器 | 第34-35页 |
4.5.3 天线 | 第35-36页 |
4.5.4 馈线及接头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校园及居民区场景覆盖设计 | 第38-54页 |
5.1 校园区覆盖场景覆盖设计 | 第38-42页 |
5.1.1 用户及业务特点 | 第38-40页 |
5.1.2 校园建设方案 | 第40-42页 |
5.2 居民区覆盖场景覆盖设计 | 第42-54页 |
5.2.1 多栋高层塔楼居民区建设方案 | 第43-44页 |
5.2.2 多栋高层非塔楼居民区建设方案 | 第44-48页 |
5.2.3 多栋低层居民区建设方案 | 第48-49页 |
5.2.4 高低层混合居民区建设方案 | 第49-52页 |
5.2.5 城中村建设方案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