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 第13-21页 |
1.2.1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3-16页 |
1.2.2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1.2.3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9-21页 |
1.3 钙钛矿及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 第21-32页 |
1.3.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 第22-27页 |
1.3.2 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 第27-30页 |
1.3.3 电子传输层在钙钛矿和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中的重要性 | 第30-32页 |
1.4 TiO_2在钙钛矿及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2-44页 |
1.4.1 TiO_2的基本结构 | 第32-33页 |
1.4.2 TiO_2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3-43页 |
1.4.3 TiO_2在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44-46页 |
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6-50页 |
2.1 结构表征 | 第46-48页 |
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6页 |
2.1.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46-47页 |
2.1.3 X射线衍射 | 第47页 |
2.1.4 X射线光电子谱 | 第47页 |
2.1.5 拉曼光谱 | 第47页 |
2.1.6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第47页 |
2.1.7 荧光光谱 | 第47-48页 |
2.1.8 二次离子质谱 | 第48页 |
2.1.9 原子力显微镜 | 第48页 |
2.2 光伏器件测试 | 第48-50页 |
2.2.1 电流-电压测试 | 第48页 |
2.2.2 光-电量子转换效率测试 | 第48-49页 |
2.2.3 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曲线测试 | 第49页 |
2.2.4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49页 |
2.2.5 瞬态光电流/光电压 | 第49-50页 |
第三章 TiO_2/钙钛矿界面SnO_2量子点修饰及光伏性能研究 | 第50-64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2.1 TiO_2电子传输层及SnO_2量子点的制备 | 第51-52页 |
3.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3.3.1 结构分析 | 第52-55页 |
3.3.2 SnO_2量子点修饰前后器件性能及相关表征 | 第55-60页 |
3.3.3 SnO_2量子点修饰前后器件载流子迁移行为研究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梯度Sn掺杂TiO_2电子传输层的构建及光伏性能研究 | 第64-80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4.2.1 FTO表面异质外延生长金红石TiO_2薄膜 | 第65页 |
4.2.2 钙钛矿薄膜制备过程 | 第65-66页 |
4.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装过程 | 第66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4.3.1 Sn掺杂TiO_2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和微观结构表征 | 第66-73页 |
4.3.2 器件性能及载流子迁移行为研究 | 第73-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TiO_2-Cu_2O单晶嵌套异质结的构建及光伏性能研究 | 第80-92页 |
5.1 引言 | 第80-81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1-82页 |
5.2.1 中孔单晶金红石TiO_2阵列薄膜的制备 | 第81页 |
5.2.2 中孔单晶金红石TiO_2阵列薄膜扩孔及界面修饰 | 第81-82页 |
5.2.3 TiO_2-Cu_2O嵌套结构的制备及光伏器件组装 | 第82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90页 |
5.3.1 中孔单晶TiO_2薄膜结构表征 | 第82-84页 |
5.3.2 Cu_2O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84-88页 |
5.3.3 界面修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88-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92-94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92-93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16-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