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4-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6-21页 |
1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1-26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1.1.1 材料 | 第21页 |
1.1.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1.2 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1.3 讨论 | 第23-26页 |
2 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第26-3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6-31页 |
2.1.1 主要材料和器材 | 第26-27页 |
2.1.2 试剂的配置与保存 | 第27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2.2.1 细胞形态学观察(原代和传代培养) | 第31页 |
2.2.2 细胞增殖能力 | 第31-32页 |
2.2.3 表面抗原检测 | 第32-33页 |
2.2.4 BMSCs多向分化结果 | 第33-35页 |
2.3 讨论 | 第35-38页 |
3 正常和骨质疏松大鼠BMSCs成骨能力的对比研究 | 第38-5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3页 |
3.1.1 主要材料和器材 | 第38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8-43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3.2.1 钙结节形成情况 | 第43页 |
3.2.2 碱性磷酸酶结果 | 第43-45页 |
3.2.3 成骨诱导前两组细胞CKIP-1 的表达 | 第45页 |
3.2.4 成骨诱导过程中CKIP-1 的动态表达 | 第45-46页 |
3.2.5 成骨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3.3 讨论 | 第47-50页 |
4 沉默CKIP-1 基因对骨质疏松大鼠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 | 第50-61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3页 |
4.1.1 主要材料和器材 | 第50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4.2.1 转染阳性率检测 | 第53-54页 |
4.2.2 细胞增殖能力 | 第54-55页 |
4.2.3 转染后钙结节形成情况 | 第55-56页 |
4.2.4 慢病毒转染后碱性磷酸酶结果 | 第56-57页 |
4.2.5 病毒转染沉默CKIP-1 后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57-58页 |
4.3 讨论 | 第58-61页 |
5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文献综述 | 第73-91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