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高纯物质杂质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1 高纯物质依据杂质分级分类 | 第11-12页 |
1.1.2 杂质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 新兴元素杂质分析方法-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第12-16页 |
1.2.1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定量分析中的问题 | 第13-14页 |
1.2.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常用的定量校正方法 | 第14页 |
1.2.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溴和碘元素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溴和碘对人体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2 溴和碘在定量分析中的局限 | 第17页 |
1.3.3 溴和碘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1.3.4 溴和碘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纯物质中金属杂质分析及干扰效应校正 | 第20-42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仪器及试剂 | 第21-23页 |
2.2.1 仪器 | 第21页 |
2.2.2 仪器工作参数 | 第21-22页 |
2.2.3 试剂与材料 | 第22-23页 |
2.3 ICP-MS和 ICP-AES在高纯有机物中金属杂质的分析研究 | 第23-32页 |
2.3.1 样品及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23页 |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23-24页 |
2.3.3 ICP-AES分析谱线和ICP-MS同位素的确定 | 第24-25页 |
2.3.4 ICP-MS内标元素的选择 | 第25-26页 |
2.3.5 分析方法特征 | 第26-28页 |
2.3.6 方法准确度验证 | 第28-29页 |
2.3.7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8 ICP-AES和 ICP-MS分析方法对比 | 第30-32页 |
2.4 ICP-AES分析中Fe对 Al和 Mn元素的干扰及校正研究 | 第32-37页 |
2.4.1 样品及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2页 |
2.4.2 Fe的光谱干扰 | 第32-34页 |
2.4.3 Fe光谱干扰的校正 | 第34-36页 |
2.4.4 实际样品分析校正 | 第36-37页 |
2.5 ICP-AES测定玻璃酸钠和萘磺酸二钠中As、Pb、Cu、Cd、Fe含量及Na的干扰研究 | 第37-41页 |
2.5.1 样品及工作曲线的制备 | 第37-38页 |
2.5.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38页 |
2.5.3 Na基体的干扰 | 第38-39页 |
2.5.4 Na干扰校正 | 第39-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LA-ICP-MS测定草酸中Al、Mg、Zn、Ni、Ba、Pb | 第42-53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3.2.1 仪器 | 第42页 |
3.2.2 仪器工作参数 | 第42-43页 |
3.2.3 试剂与材料 | 第43页 |
3.2.4 激光样品的制备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3.3.1 草酸压片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3.3.2 激光剥蚀条件的优化 | 第44-48页 |
3.3.3 玻璃标准物质做定量校正 | 第48-50页 |
3.3.4 基体匹配工作曲线法定量校正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人血清中溴和碘的测定 | 第53-70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仪器 | 第53页 |
4.2.2 仪器工作参数 | 第53-54页 |
4.2.3 试剂与材料 | 第54页 |
4.2.4 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4.3 ICP-MS对血清中溴含量的分析 | 第55-60页 |
4.3.1 内标元素的选择 | 第55-56页 |
4.3.2 甲醇对测定的影响 | 第56页 |
4.3.3 测定中干扰的消除 | 第56-59页 |
4.3.4 分析方法特性 | 第59页 |
4.3.5 测定结果和准确度验证 | 第59-60页 |
4.4 LA-ICP-MS对血清中溴和碘含量的分析 | 第60-68页 |
4.4.1 染色剂的选择 | 第60-61页 |
4.4.2 激光剥蚀条件的优化 | 第61-64页 |
4.4.3 制备血清样品方式的选择 | 第64-67页 |
4.4.4 分析方法特性 | 第67页 |
4.4.5 实际样品分析及准确度验证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