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PHB-PDMAEMA共载紫杉醇和Bcl-2逆转基因用于耐药性肿瘤细胞的治疗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中英文对照表第15-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30页
    1.1 肿瘤的概况第17-18页
    1.2 多药耐药性第18-21页
        1.2.1 减少药物在细胞内富集第19-20页
        1.2.2 细胞凋亡的异常第20页
        1.2.3 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第20-21页
        1.2.4 DNA损伤修复的增强第21页
        1.2.5 细胞自噬第21页
    1.3 紫杉醇耐药机制的研究第21-23页
        1.3.1 P-gp的过表达第22页
        1.3.2 Bcl-2的过表达第22-23页
        1.3.3 紫杉醇药物靶点的改变第23页
    1.4 逆转耐药性的策略第23-25页
        1.4.1 纳米载体克服P-gp引起的耐药第23-24页
        1.4.2 Nur77诱导Bcl-2构象改变第24-25页
    1.5 聚合物纳米胶束递送体系第25-28页
        1.5.1 以PHB为基础的药物载体第26-27页
        1.5.2 以PDMAEMA为基础的基因载体第27-28页
    1.6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PHB-PDMAEMA的合成及表征第30-38页
    2.1 试剂和仪器第30-31页
        2.1.1 主要试剂第30-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 试验方法第31-33页
        2.2.1 PHB-PDMAEMA的制备第31-33页
        2.2.2 ~1H-NMR表征第33页
        2.2.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第33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33-36页
        2.3.1 ~1H-NMR图谱分析第33-36页
        2.3.2 PHB-PDMAENA多聚物结构分析第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PHB-PDMAEMA胶束携带紫杉醇和Nur77/ADBD能力的研究第38-44页
    3.1 试剂和仪器第38-39页
        3.1.1 主要试剂第38-39页
        3.1.2 实验仪器第39页
    3.2 试验方法第39-41页
        3.2.1 共载紫杉醇和Nur77/△DBD质粒的PHB-PDMAEM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第39-40页
        3.2.2 复合物粒径电位的测定第40页
        3.2.3 凝胶阻滞实验第40页
        3.2.4 测定紫杉醇的包封率及紫杉醇的释放第40-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3.3.1 粒径与电位结果分析第41-42页
        3.3.2 凝胶阻滞结果分析第42页
        3.3.3 紫杉醇包封率及释放曲线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细胞水平验证PHB-PDMAEMA胶束携带基因和药物的能力第44-52页
    4.1 试剂和仪器第44-45页
        4.1.1 细胞株第44页
        4.1.2 主要试剂第44-45页
        4.1.3 实验仪器第45页
    4.2 试验方法第45-47页
        4.2.1 PHB-PDMAEMA细胞毒性实验第45-46页
        4.2.2 细胞摄取实验第46页
        4.2.3 PHB-PDMAEMA基因转染效率的检测第46-47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47-51页
        4.3.1 PHB-PDMAEMA的细胞毒性第47-48页
        4.3.2 细胞摄取第48-49页
        4.3.3 PHB-PDMAEMA的基因转染效率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PHB-PDMAEMA共载紫杉醇和Nur77/ADBD用于耐药性肿瘤细胞的治疗第52-60页
    5.1 试剂和仪器第52-53页
        5.1.1 细胞株第52页
        5.1.2 主要试剂第52-53页
        5.1.3 实验仪器第53页
    5.2 试验方法第53-55页
        5.2.1 Bcl-2蛋白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第53-54页
        5.2.2 Bcl-2蛋白与线粒体的共定位第54-55页
        5.2.3 PHB-PDMAEMA-基因-药物复合物对耐药癌细胞的治疗第55页
        5.2.4 Nur77△DBD与线粒体的共定位第5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5.3.1 Bcl-2蛋白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第55-57页
        5.3.2 PHB-PDMAEMA-基因-药物复合物对耐药癌细胞的治疗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4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酰乙醇胺的抗炎机制及其纳米剂型的神经保护效果
下一篇:东山湾海洋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活性菌株的天然产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