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内科学论文

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相关性及其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6页
    1.1 龋病和牙周病相关关系概述第11-12页
    1.2 龋病和牙周病相关微生物学研究第12-13页
    1.3 16S rRNA基因第13-14页
    1.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第14页
    1.5 选题思路与目的第14-16页
第二章 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相关性分析第16-23页
    2.1 方法第16-17页
        2.1.1 研究对象第16页
        2.1.2 实验分组第16页
        2.1.3 牙周病诊断标准及社区牙周指数第16-17页
        2.1.4 龋病检查标准及龋失补指数第17页
        2.1.5 统计学分析第17页
    2.2 结果第17-21页
        2.2.1 不同牙周状况患者临床情况分析第17-18页
        2.2.2 不同牙周状况患者患龋情况比较分析第18-19页
        2.2.3 不同龋敏感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比较分析第19-20页
        2.2.4 高龋患者牙周病患病情况分析第20-21页
    2.3 讨论第21-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高龋患者和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23-39页
    3.1 材料第23-24页
        3.1.1 主要试剂第23页
        3.1.2 主要仪器第23-24页
    3.2 方法第24-30页
        3.2.1 研究对象第24页
        3.2.2 样本采集第24页
        3.2.3 唾液样本总DNA提取第24-25页
        3.2.4 16S rRNA基因扩增和含量测定第25-26页
        3.2.5 DGGE试剂的配制第26-28页
        3.2.6 DGGE制胶和电泳操作方法第28-30页
        3.2.7 DGGE指纹图谱分析第30页
        3.2.8 统计学分析第30页
    3.3 结果第30-35页
        3.3.1 16S rRNA基因PCR扩增产物第30-32页
        3.3.2 高龋患者和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32-35页
            3.3.2.1 DGGE图谱总体特征第32页
            3.3.2.2 DGGE图谱统计学分析第32-33页
            3.3.2.3 戴斯相似性系数第33-34页
            3.3.2.4 UPGAM法进行样品间的聚类分析第34-35页
    3.4 讨论第35-37页
        3.4.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5页
        3.4.2 唾液样本的选择第35-36页
        3.4.3 16S rDNA通用引物的选择第36页
        3.4.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36-37页
    3.5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全文小结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病例报告第47-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人舌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模拟微重力效应与X-ray辐射对人MEC-1细胞生物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