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动机及效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分拆上市动机相关研究第10-12页
        1.2.2 分拆上市效果评价相关研究第12页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第15-16页
2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基本情况第16-21页
    2.1 同仁堂集团简介第16-18页
        2.1.1 同仁堂集团组成情况第16页
        2.1.2 分拆上市主体背景介绍第16-17页
        2.1.3 同仁堂集团股权结构第17-18页
    2.2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基本情况第18-21页
        2.2.1 分拆上市前的资产重组情况第18-19页
        2.2.2 分拆上市前后的股权变化情况第19-21页
3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动机研究第21-32页
    3.1 解除“企业多元化价值耗散”第21-23页
        3.1.1 解除“多元化价值耗散”的必要性分析第21-22页
        3.1.2 分拆上市前后的业务变化情况分析第22-23页
        3.1.3 小结第23页
    3.2 消除“信息不对称”第23-25页
        3.2.1 同仁堂股份的市场地位和市盈率分析第23-24页
        3.2.2 同仁堂科技的市场地位和市盈率分析第24-25页
        3.2.3 小结第25页
    3.3 实施“投融资战略”第25-27页
        3.3.1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融资动机分析第25-26页
        3.3.2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投资动机分析第26-27页
        3.3.3 小结第27页
    3.4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利益输送”情况分析第27-32页
        3.4.1 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第27-29页
        3.4.2 关联交易变动情况第29-30页
        3.4.3 利润分配变动情况第30-31页
        3.4.4 小结第31-32页
4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效果研究第32-42页
    4.1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财务效果研究第32-39页
        4.1.1 偿债能力分析第32-34页
        4.1.2 盈利能力分析第34-36页
        4.1.3 营运能力分析第36-37页
        4.1.4 成长能力分析第37-39页
    4.2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非财务效果研究第39-42页
        4.2.1 行业地位第39-40页
        4.2.2 品牌知名度第40-41页
        4.2.3 人力资源第41-42页
5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42-46页
    5.1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的总体评价第42-43页
        5.1.1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动机评价第42-43页
        5.1.2 同仁堂二次分拆上市效果评价第43页
    5.2 规范企业分拆上市的建议第43-46页
        5.2.1 规范信息披露,杜绝利益输送第43-44页
        5.2.2 规范母子公司业务分离制度,保证子公司独立性第44页
        5.2.3 控制分拆资产比例,确保母公司不被掏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居民企业间接股权转让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校学生信贷消费权益法律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