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文献研究 | 第10-24页 |
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 病名溯源 | 第10页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1页 |
1.3 中医治疗进展 | 第11-12页 |
2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2.1 概论 | 第12页 |
2.2 流行病学探讨 | 第12-13页 |
2.3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研究 | 第13-15页 |
2.4 临床症状表现 | 第15-17页 |
2.5 现代医学治疗 | 第17-19页 |
3 肠脑轴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 | 第19-24页 |
3.1 肠脑轴理论的兴起 | 第19-21页 |
3.2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食物不耐受 | 第21-24页 |
前言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4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5-27页 |
1.2 病例来源 | 第25页 |
1.3 诊断标准 | 第25-26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26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1.6 脱落标准 | 第26页 |
1.7 中止试验标准 | 第26-2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2.1 治疗方法 | 第27页 |
2.2 治疗用药物 | 第27页 |
2.3 观测指标 | 第27-28页 |
2.4 样本采集及处理 | 第28页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8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8-34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28-30页 |
3.2 治疗前后CARS及ABC量表得分 | 第30页 |
3.3 治疗前后ABC量表各因子得分 | 第30-31页 |
3.4 各年龄段患儿治疗前后量表得分比较 | 第31-33页 |
3.5 中医胃肠症状积分比较 | 第33-34页 |
3.6 治疗前后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结果人数及转阴率 | 第34页 |
4 讨论与分析 | 第34-41页 |
4.1 疗效分析 | 第34-36页 |
4.2 “运脾法”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应用 | 第36-41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附录1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 第51-54页 |
附录2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 第54-56页 |
附录3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 第56-59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