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抑郁症中医证型季节性分布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10-14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4-34页
    综述一 抑郁症的现代研究进展第14-27页
        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4-15页
        2. 抑郁症的诊断第15页
        3. 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第15-24页
        4. 抑郁症的治疗第24-27页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第27-34页
        1. 中医“郁证”与抑郁症的辨析第27-28页
        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第28-30页
        3 抑郁症的辨证分型第30页
        4 抑郁症的治疗第30-34页
前言第34-36页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第36-42页
    1. 古代医案文献对情志病诱因的认识第36-39页
        1.1 个体因素对七情的影响第36页
        1.2 疾病对七情的影响第36-37页
        1.3 季节对七情的影响第37-39页
    2. 古代医案文献对情志病的治疗第39-42页
        2.1 情志病的药物治疗第39-40页
        2.2 情志病的情志疗法第40-41页
        2.3 情志病的预防第41-42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42-61页
    1. 研究目的第42页
    2. 研究对象第42页
    3.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第42-43页
        3.1 抑郁症诊断标准第43页
        3.2 中医证型判断标准第43页
        3.3 纳入标准第43页
        3.4 排除标准第43页
    4. 伦理审查第43页
    5. 研究方法第43-45页
        5.1 季节划分标准第43-44页
        5.2 地点选择第44页
        5.3 气象资料获取第44页
        5.4 数据采集第44页
        5.5 数据统计第44-45页
    6. 研究结果第45-61页
        6.1 基线资料第45-46页
        6.2 证型分布研究第46-50页
        6.3 证型分布与北京市气候的相关性研究第50-56页
        6.4 讨论第56-61页
第四部分 结语第61-63页
    1. 结论第61页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第61页
    3.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4页
附录1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育发祛屑洗剂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药外敷、外洗联合美白玉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