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第11页 |
2 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引言 | 第13页 |
1 异丙隆的概况 | 第13-16页 |
1.1 异丙隆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1.2 异丙隆的致毒机理、使用现况和环境来源 | 第14-15页 |
1.3 异丙隆的生态危害 | 第15-16页 |
1.4 异丙隆的降解 | 第16页 |
1.4.1 非生物降解 | 第16页 |
1.4.2 生物降解 | 第16页 |
2 抗氧化系统 | 第16-19页 |
2.1 抗氧化酶系 | 第17-19页 |
2.1.1 过氧化氢酶(CAT) | 第17-18页 |
2.1.2 过氧化物酶(POD) | 第18页 |
2.1.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 第18-19页 |
2.1.4 多酚氧化酶(PPO) | 第19页 |
2.1.5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 | 第19页 |
3 茉莉酸甲酯的概况 | 第19-24页 |
3.1 茉莉酸甲酯的理化性质 | 第19-20页 |
3.2 茉莉酸甲酯的合成 | 第20-21页 |
3.3 茉莉酸甲酯对植物逆境胁迫的影响 | 第21-24页 |
3.3.1 茉莉酸甲酯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22页 |
3.3.2 茉莉酸甲酯与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关系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章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生长的影响 | 第29-47页 |
1 引言 | 第29-3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2 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2.3.1 茉莉酸甲酯的配置 | 第30页 |
2.3.2 土壤异中丙隆的添加处理 | 第30-31页 |
2.3.3 种子消毒及萌发 | 第31页 |
2.3.4 小麦种植方法 | 第31页 |
2.3.5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的测定 | 第31页 |
2.3.6 生物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7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2页 |
2.3.8 植物电解质渗透率测定 | 第32页 |
2.3.9 抗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10 植物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33-34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44页 |
3.1 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TBARS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株高根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叶和根干重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4页 |
3.6.1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中CAT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6.2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中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3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中APX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4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中PPO酶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5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中GST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下小麦根系分泌物、累积量和土壤残留的影响 | 第47-55页 |
1 引言 | 第4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2.2 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47-4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2.3.1 土壤异中丙隆的添加处理 | 第48页 |
2.3.2 种子消毒、萌发及种植 | 第48页 |
2.3.3 污染土壤的采集及土壤干重的测定 | 第48页 |
2.3.4 小麦幼苗中异丙隆的积累量及种植土壤中异丙隆残留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2.3.5 小麦根系中及根际土壤中小分子有机酸的测定 | 第49-50页 |
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0-54页 |
3.1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在小麦体内积累量的影响 | 第50页 |
3.2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在小麦种植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 | 第50-54页 |
3.2.1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小麦根系苹果酸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2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小麦根系柠檬酸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3 茉莉酸甲酯对异丙隆胁迫小麦根系酒石酸的影响 | 第53-5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茉莉酸甲酯对小麦体内异丙隆降解的影响 | 第55-65页 |
1 引言 | 第5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2.1.1 仪器 | 第55页 |
2.1.2 试剂 | 第55-5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2.2.1 小麦幼苗组织异丙隆代谢产物的提取和测定 | 第56页 |
2.2.2 小麦幼苗组织异丙隆代谢产物的鉴定和分析 | 第56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63页 |
3.1 小麦幼苗组织中异丙隆降解产物及结合物的鉴定 | 第56-61页 |
3.2 茉莉酸甲酯对小麦幼苗组织中异丙隆及降解产物积累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 茉莉酸甲酯作用下小麦体内异丙隆的代谢途径推测 | 第62-6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全文结论 | 第65-6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7-69页 |
论文不足之处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