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恶意抵押相关问题的提出 | 第13-17页 |
一、案例简介 | 第13-16页 |
二、恶意抵押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恶意抵押的理论分析及法律规定 | 第17-26页 |
一、恶意抵押的概念和分类 | 第17-19页 |
(一)恶意抵押的概念 | 第17页 |
(二)恶意抵押的一般分类 | 第17-19页 |
二、有关恶意抵押的法律规制及法理根基 | 第19-24页 |
(一)现行法律规定下的恶意抵押 | 第19-20页 |
(二)有关恶意抵押问题的法理根基 | 第20-22页 |
(三)恶意抵押中撤销权的行使及法律后果 | 第22-24页 |
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恶意抵押制度的缺陷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恶意串通致第三人利益受损的恶意抵押的认定及法律适用 | 第26-31页 |
一、对恶意的界定 | 第26-27页 |
二、恶意抵押中恶意串通的要件分析 | 第27-29页 |
三、恶意串通致第三人利益受损的恶意抵押的法律适用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同时设立的恶意抵押及认定 | 第31-37页 |
一、同时设立的抵押能否构成恶意抵押及如何认定 | 第31-36页 |
(一)同时设立的抵押能否构成恶意抵押 | 第31页 |
(二)合同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 第31-32页 |
(三)同时设立的恶意抵押构成要件的分析 | 第32-36页 |
二、同时设立的恶意抵押的法律适用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抵押物权利人利益被侵害的恶意抵押及认定 | 第37-42页 |
一、抵押物上存在债权请求权的恶意抵押分析及认定 | 第37-38页 |
二、抵押物上存有物权的恶意抵押分析及其认定 | 第38-42页 |
(一)抵押物上存有物权时的善意取得的法律分析 | 第38-39页 |
(二)抵押物上存有物权时的恶意抵押分析及法律适用 | 第39-40页 |
(三)抵押物上同时存在物权及债权时的恶意抵押分析及认定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