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动态模量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20-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RIOHTrack概况及其沥青混合料类型 | 第22-32页 |
2.1 RIOHTrack概况 | 第22-25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2.1.2 路面结构类型 | 第23-25页 |
2.2 原材料性能检验 | 第25-27页 |
2.2.1 沥青 | 第25-26页 |
2.2.2 集料 | 第26-27页 |
2.2.3 矿粉 | 第27页 |
2.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 第27-31页 |
2.3.1 合成级配 | 第27-29页 |
2.3.2 最佳油石比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梯形梁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第32-54页 |
3.1 复模量概念和其基本参数 | 第32-36页 |
3.1.1 复模量的概念 | 第32-33页 |
3.1.2 复模量的基本参数和特征曲线 | 第33-36页 |
3.2 法国梯形梁动态模量试验 | 第36-40页 |
3.2.1 法国梯形梁动态模量和疲劳试验仪(M2F) | 第36-39页 |
3.2.2 梯形梁动态模量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3.3 M2F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3.3.1 温度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2 频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3 应变水平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 动态模量主曲线分析 | 第47-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DMA与SPT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第54-80页 |
4.1 DMA试验设备及方案介绍 | 第54-56页 |
4.1.1 DMA(动态力学分析仪)设备 | 第54-55页 |
4.1.2 DMA试验方案 | 第55-56页 |
4.2 DMA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4.2.1 动态模量的影响因素 | 第56-59页 |
4.2.2 动态模量主曲线 | 第59-62页 |
4.3 SPT试验设备及方案介绍 | 第62-63页 |
4.4 SPT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63-69页 |
4.4.1 温度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2 频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4.4.3 沥青混合料主曲线 | 第66-69页 |
4.5 M2F、DMA与SPT试验对比分析 | 第69-77页 |
4.5.1 试验操作与控制 | 第69页 |
4.5.2 动态模量数据对比 | 第69-74页 |
4.5.3 动态模量预估模型检验 | 第74-75页 |
4.5.4 现场弯沉测试与程序模拟 | 第75-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五章 基于M2F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第80-88页 |
5.1 M2F疲劳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案 | 第80-81页 |
5.2 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81-85页 |
5.2.1 沥青混合料级配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81-82页 |
5.2.2 加载频率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82-83页 |
5.2.3 沥青材料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83-85页 |
5.3 关于疲劳在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对比分析 | 第85-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5-9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