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决定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13-17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第15-16页
    四、本文特色与不足第16-17页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7-25页
    第一节 有关汇率波动的文献综述第17-19页
        一、国外研究文献回顾第17-18页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第18-19页
    第二节 有关汇率市场联动关系的文献综述第19-22页
        一、国外研究文献回顾第19-20页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第20-22页
    第三节 关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的文献综述第22-25页
        一、离岸人民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文献回顾第22-23页
        二、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研究文献回顾第23-25页
第二章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现状分析第25-36页
    第一节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现状分析第25-30页
        一、在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历程回顾第25-26页
        二、在岸人民币汇率波动现状分析第26-28页
        三、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发展第28-30页
    第二节 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波动现状分析第30-36页
        一、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波动现状回顾第30-32页
        二、汇率价差波动决定因素分析及影响机理第32-36页
第三章 模型简介及本文模型设定第36-41页
    第一节 ARMA-GARCH族模型的基本理论第36-38页
        一、ARMA模型的基本原理第36页
        二、GARCH族模型的基本原理第36-38页
    第二节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第38-40页
        一、VAR模型的基本原理第38页
        二、Granger因果检验第38-39页
        三、VAR模型的分析方法第39-40页
    第三节 本文模型设定第40-41页
        一、汇率价差波动特征的模型选定第40页
        二、汇率价差决定因素的模型选定第40-41页
第四章 汇率价差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第41-51页
    第一节 数据的基本统计与预处理第41-42页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42页
        二、平稳性检验与处理第42页
    第二节 基于ARMA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2-45页
        一、序列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二、ARMA模型的建立第43页
        三、ARMA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43-44页
        四、残差的异方差性检验第44-45页
    第三节 基于GARCH族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5-51页
        一、GARCH(1,1)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5-47页
        二、TGARCH(1,1)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7-48页
        三、EGARCH(1,1)模型实证分析第48-49页
        四、GARCH族模型的拟合效果对比第49-51页
第五章 汇率价差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1-67页
    第一节 决定变量的数据选取说明第51-53页
        一、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第51-52页
        二、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第52页
        三、境内外利率价差第52-53页
        四、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第53页
        五、离岸人民币存量第53页
    第二节 样本数据的初步处理第53-55页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3-54页
        二、数据预处理第54-55页
    第三节 VAR模型实证分析第55-67页
        一、确定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第55页
        二、VAR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55-57页
        三、VAR模型的估计第57-60页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第60-61页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61-64页
        六、方差分解分析第64-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7-74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7-70页
        一、基于ARMA模型的实证结论第67-68页
        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结论第68-70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70-74页
        一、推进离岸市场的建设,增强市场流动性第70页
        二、加强信息引导,助力市场形成合理预期第70-71页
        三、防范国际金融冲击对我国货币市场的负面影响第71-72页
        四、妥善运用利率价差对汇率价差的传导机制第72页
        五、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利率政策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去库存的影响--基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贬值及贬值预期对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