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金属离子印迹荧光传感器阵列的制备及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概述第11-12页
    1.2 分子印迹技术第12-25页
        1.2.1 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第12-13页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第13-15页
        1.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15-20页
        1.2.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第20-25页
    1.3 化学传感器阵列第25-27页
        1.3.1 分子印迹传感器阵列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1.4 人工神经网络第27-30页
    1.5 本论文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锌、铅离子印迹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1-44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2页
        2.2.2 荧光印迹膜的制备第32-33页
        2.2.3 pH对离子印迹膜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2.2.4 离子印迹膜的吸附动力学第34页
        2.2.5 离子印迹膜的检测范围第34页
        2.2.6 荧光印迹膜的选择性吸附第34页
        2.2.7 离子印迹膜使用寿命第34页
        2.2.8 实际水样的测定第34-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2.3.1 pH对离子印迹膜的性能影响第37-38页
        2.3.2 离子印迹膜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8-39页
        2.3.3 离子印迹膜检测范围第39-40页
        2.3.4 荧光印迹膜的选择性吸附第40-41页
        2.3.5 离子印迹膜的重复使用性能第41-42页
        2.3.6 样品分析第42页
    2.4 结论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离子印迹传感器阵列的金属离子定性定量分析第44-58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实验过程第45-48页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45-46页
        3.2.2 实验过程第46页
        3.2.3 离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性能研究第46-48页
            3.2.3.1 pH对离子印迹膜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3.2.3.2 离子印迹膜的吸附动力学第47页
            3.2.3.3 离子印迹膜的检测范围第47页
            3.2.3.4 荧光印迹膜的选择性吸附第47页
            3.2.3.5 传感器阵列第47-48页
            3.2.3.6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3.3.1 pH对荧光印迹膜的性能影响第49页
        3.3.2 吸附动力学第49-50页
        3.3.3 离子印迹膜的检测范围第50-51页
        3.3.4 离子印迹膜的交叉选择性第51页
        3.3.5 阵列数据与主成分分析第51-53页
        3.3.6 定性分析第53-54页
        3.3.7 定量分析第54-55页
        3.3.8 样品分析第55-57页
    3.4 结论第57-58页
第四章 离子印迹荧光传感器阵列的制备及汞化合物的检测第58-70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4.2.1 仪器及药品第59页
        4.2.2 荧光印迹膜的制备第59-60页
        4.2.3 离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性能研究第60-61页
            4.2.3.1 pH对荧光印迹膜的性能影响第60-61页
            4.2.3.2 荧光印迹膜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61页
            4.2.3.3 荧光印迹膜的检测范围第61页
            4.2.3.4 荧光印迹膜的选择性吸附第61页
            4.2.3.5 荧光测试第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69页
        4.3.1 pH对荧光印迹膜的性能影响第62-63页
        4.3.2 吸附动力学第63-64页
        4.3.3 离子印迹膜的检测范围第64-65页
        4.3.4 离子印迹膜的交叉选择性第65-66页
        4.3.5 传感器阵列与数据分析第66-67页
        4.3.6 BP神经网络第67-69页
            4.3.6.1 定性分析第67-68页
            4.3.6.2 定量分析第68-69页
    4.4 结论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型磷钼杂多酸盐基混合氧化物环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免烧复合催化剂蜂窝体的制备及其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