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贫困县文化小康建设的问题与出路--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3 秀山县文化小康建设的概况 | 第26-36页 |
3.1 秀山县农村文化事业概况 | 第26-30页 |
3.2 秀山县农村文化产业概况 | 第30-33页 |
3.3 秀山县农村居民精神文化概况 | 第33-36页 |
4 秀山县文化小康建设的问题分析 | 第36-48页 |
4.1 农村文化价值取向扭曲 | 第36-39页 |
4.2 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稀缺 | 第39-42页 |
4.3 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僵化 | 第42-45页 |
4.4 农村文化小康建设人才薄弱 | 第45-48页 |
5 山区贫困县农村文化小康建设的出路建议 | 第48-64页 |
5.1 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48-52页 |
5.2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 第52-55页 |
5.3 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第55-58页 |
5.4 培育壮大农村文化产业 | 第58-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