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生物学论文

生物活性肽抗炎活性作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生物活性肽概述第10-15页
        1.2.1 生物活性肽的基本定义第10页
        1.2.2 生物活性肽的分类第10-11页
        1.2.3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第11-13页
            1.2.3.1 酶解法第11-12页
            1.2.3.2 微生物发酵法第12页
            1.2.3.3 化学合成法第12页
            1.2.3.4 化学水解法第12-13页
            1.2.3.5 生物提取法第13页
            1.2.3.6 基因重组法第13页
        1.2.4 生物活性肽功能预测第13-14页
        1.2.5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IBD概述第15-24页
        1.3.1 炎症的基本定义第15页
        1.3.2 IBD定义第15-16页
        1.3.3 IBD临床表现第16页
        1.3.4 IBD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6-18页
            1.3.4.1 遗传因素第16-17页
            1.3.4.2 环境因素第17页
            1.3.4.3 肠道微生物第17页
            1.3.4.4 其他因素第17-18页
        1.3.5 IBD病理学基础第18-19页
            1.3.5.1 肠道组织结构第18页
            1.3.5.2 肠道炎症病理学观察第18-19页
        1.3.6 与IBD相关的基因第19-23页
            1.3.6.1 IL-6与IBD第19页
            1.3.6.2 IL-17与IBD第19-20页
            1.3.6.3 TNF-α与IBD第20页
            1.3.6.4 IL-10与IBD第20页
            1.3.6.5 G蛋白偶联受体与IBD第20-21页
            1.3.6.6 KI-67与IBD第21页
            1.3.6.7 TFF3与IBD第21-22页
            1.3.6.8 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与IBD第22页
            1.3.6.9 紧密连接蛋白与IBD第22页
            1.3.6.10 TLRs与IBD第22-23页
        1.3.7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法第23页
        1.3.8 常用的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第23-24页
            1.3.8.1 DSS诱导模型第23-24页
            1.3.8.2 TNBS诱导模型第24页
    1.4 瘙痒研究概述第24-27页
        1.4.1 瘙痒的基本定义第24页
        1.4.2 瘙痒的传导机制第24-25页
        1.4.3 瘙痒动物模型第25-26页
            1.4.3.1 常用的瘙痒模型动物第25-26页
            1.4.3.2 瘙痒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6页
        1.4.4 常用的止痒药物第26-27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7-30页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7-28页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页
        1.5.3 本课题创新之处第28-3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0-43页
    2.1 实验仪器设备第30-31页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31-33页
        2.2.1 实验材料及动物第31页
            2.2.1.1 生物活性肽第31页
            2.2.1.2 实验动物第31页
        2.2.2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31-32页
        2.2.3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第32-33页
            2.2.3.1 C57BL/6小鼠体内抗炎实验所需溶液配制第32-33页
            2.2.3.2 止痒实验所需溶液配制第33页
    2.3 实验方法第33-41页
        2.3.1 DSS结肠炎症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分组第33-34页
            2.3.1.1 DSS结肠炎症模型的建立第33页
            2.3.1.2 实验分组及给药第33-34页
        2.3.2 DSS模型鼠的症状观察及临床打分第34-35页
        2.3.3 实验样品的获取及处理方法第35-36页
            2.3.3.1 小鼠肠道黏膜刮取方法第35页
            2.3.3.2 小鼠肠道固定方法第35-36页
            2.3.3.3 石蜡切片及HE染色方法第36页
        2.3.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第36-39页
            2.3.4.1 小鼠结肠黏膜总RNA的提取第36-37页
            2.3.4.2 cDNA的合成第37页
            2.3.4.3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7-39页
        2.3.5 止痒实验方法第39-41页
            2.3.5.1 小鼠皮肤瘙痒模型建立第39页
            2.3.5.2 分组及给药方法第39-40页
            2.3.5.3 舔体反应观察统计方法第40页
            2.3.5.4 止痒功效人体皮肤感官评价方法第40页
            2.3.5.5 双盲实验方法第40-41页
    2.4 统计方法第41-42页
    2.5 实验流程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3-72页
    3.1 生物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的功效研究结果第43-60页
        3.1.1 结肠炎小鼠总体状况第43页
        3.1.2 生物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体重的影响第43-48页
            3.1.2.1 腹腔注射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体重的影响第43-45页
            3.1.2.2 灌胃法给药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体重的影响第45-46页
            3.1.2.3 两种给药方法对小鼠体重影响相互比较第46-48页
        3.1.3 生物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临床得分的影响第48-52页
            3.1.3.1 腹腔注射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临床得分的影响第48-49页
            3.1.3.2 灌胃法给药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临床得分的影响第49-50页
            3.1.3.3 两种给药方法对小鼠临床得分影响相互比较第50-52页
        3.1.4 生物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肠道长度的影响第52-56页
            3.1.4.1 腹腔注射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肠道长度的影响第52-53页
            3.1.4.2 灌胃法给予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肠道长度的影响第53-55页
            3.1.4.3 两种给药方法对小鼠肠道长度影响相互比较第55-56页
        3.1.5 生物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第56-60页
            3.1.5.1 腹腔注射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第56-58页
            3.1.5.2 灌胃法给予活性肽对结肠炎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第58-60页
    3.2 生物活性肽抗炎作用分子机制研究结果第60-69页
        3.2.1 腹腔注射给予活性肽对16种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61-64页
            3.2.1.1 小鼠体重下降期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1-62页
            3.2.1.2 小鼠体重最低点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2-63页
            3.2.1.3 小鼠体重恢复期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3-64页
        3.2.2 灌胃法给予活性肽对16种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64-69页
            3.2.2.1 小鼠体重下降期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4-66页
            3.2.2.2 小鼠体重最低点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6-67页
            3.2.2.3 小鼠体重恢复期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67-69页
    3.3 生物活性肽其他功能初探第69-72页
        3.3.1 生物活性肽Y7止痒作用动物模型实验结果第69-70页
        3.3.2 生物活性肽Y7止痒作用人体感官评价第70页
        3.3.3 生物活性肽Y7止痒作用双盲实验第70-72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72-75页
    结论第72-73页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4页
个人简历第84-85页
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醚及羰基取代的咪唑并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下一篇:丹参注射液对格列喹酮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影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