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一、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11-13页 |
| 1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 第11-12页 |
| 2 促进缺血损伤脑组织修复作用 | 第12页 |
| 3 补阳还五汤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 第12页 |
| 4 补阳还五汤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第12-13页 |
| 二、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页 |
| 三、指纹图谱在补阳还五汤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1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 | 第14页 |
| 2 补阳还五汤谱效学研究 | 第14-15页 |
| 四、细胞膜色谱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1 细胞膜亲和色谱法 | 第15-17页 |
| 2 细胞膜固相色谱法 | 第17-18页 |
| 五、补阳还五汤单味药材的成分研究 | 第18-19页 |
| 1 黄芪 | 第18页 |
| 2 当归 | 第18页 |
| 3 川芎 | 第18-19页 |
| 4 赤芍 | 第19页 |
| 5 红花 | 第19页 |
| 6 桃仁 | 第19页 |
| 7 地龙 | 第19页 |
| 六、补阳还五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19-21页 |
| 1 有效部位的药理研究 | 第19-20页 |
| 2 基于配伍的研究 | 第20页 |
| 3 基于血清药理学的研究 | 第20-21页 |
| 七、血小板在缺血性脑中风中的作用研究 | 第21-22页 |
| 1 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 | 第21页 |
| 2 GPⅠb及GPⅥ | 第21-22页 |
| 3 P选择素 | 第22页 |
| 4 血小板微粒体 | 第22页 |
| 八、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23-40页 |
| 一、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 1 仪器 | 第23页 |
| 2 试剂 | 第23页 |
| 3 药材 | 第23-24页 |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24-39页 |
| 1 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24-34页 |
| 2 补阳还五汤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34-39页 |
| 三、小结 | 第39-40页 |
| 1 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39页 |
| 2 补阳还五汤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40-54页 |
| 一、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 1 仪器 | 第40页 |
| 2 试剂 | 第40页 |
| 3 药材 | 第40-41页 |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41-53页 |
| 1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41-48页 |
| 2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中芍药苷及毛蕊异黄酮苷的含量测定 | 第48-53页 |
| 三、小结 | 第53-54页 |
| 1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53页 |
| 2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中芍药苷及毛蕊异黄酮苷的含量测定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血小板固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54-70页 |
| 一、仪器与试剂 | 第54-55页 |
| 1 仪器 | 第54页 |
| 2 试剂 | 第54-55页 |
| 3 药材 | 第55页 |
| 4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55-66页 |
| 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定 | 第55-59页 |
| 2 血小板固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59-66页 |
| 三、小结 | 第66页 |
| 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定 | 第66页 |
| 2 血小板固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66页 |
| 四、讨论 | 第66-70页 |
| 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定 | 第66-67页 |
| 2 血小板固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67-70页 |
| 第五章 补阳还五汤“行血”药效成分归属的探索研究 | 第70-98页 |
| 一、仪器与试剂 | 第70-71页 |
| 1 仪器 | 第70页 |
| 2 试剂 | 第70-71页 |
| 3 药材 | 第71页 |
| 4 实验动物 | 第71页 |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71-95页 |
| 1 单味药材与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 第71-78页 |
| 2 单味药材与补阳还五汤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 第78-85页 |
| 3 补阳还五汤与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 第85-86页 |
| 4 单味药材与血小板解离液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探索研究 | 第86-94页 |
| 5 解离液色谱峰与药材单体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94-95页 |
| 三、小结 | 第95-96页 |
| 1 单味药材与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 第95页 |
| 2 单味药材与补阳还五汤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 第95-96页 |
| 3 补阳还五汤提取物与注射液相关性研究 | 第96页 |
| 4 单味药材与血小板解离液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探索研宄 | 第96页 |
| 5 解离液色谱峰与药材单体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96页 |
| 四、讨论 | 第96-98页 |
| 结语 | 第98-101页 |
| 一、结论 | 第98-100页 |
| 1 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98页 |
| 2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98-99页 |
| 3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血小板固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99页 |
| 4 补阳还五汤“行血”药效成分归属的探索研究 | 第99-100页 |
| 二、展望与不足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9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