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养蜂、益虫饲养论文--蜂产品生产加工及利用论文--王浆论文

中华蜜蜂王浆抗菌肽Acc-royalisin原核表达及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第15-26页
 1. 抗菌肽的起源及分布第15-19页
   ·抗菌肽的起源第15页
   ·抗菌肽的分布第15-19页
     ·昆虫抗菌肽第15-17页
     ·鱼类抗菌肽第17页
     ·两栖动物抗菌肽第17-18页
     ·哺乳类动物抗菌肽第18页
     ·贝类抗菌肽第18页
     ·鸟类抗菌肽第18页
     ·植物抗菌肽第18-19页
 2.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第19-21页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第19页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第19-21页
     ·"桶—桶板(barrel—stave)"模型第19-20页
     ·地毯模式第20-21页
 3. 抗菌肽的分类第21-23页
   ·阴离子型抗菌肽第21页
   ·阳离子抗菌肽第21-23页
   ·蛋白碎片类的抗菌肽第23页
 4. 抗菌肽的应用及前景第23-26页
   ·抗菌肽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及前景第23页
   ·抗菌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前景第23-24页
   ·抗菌肽在转基因动植物上的应用第24-26页
第二章 来源于蜜蜂的抗菌肽研究进展第26-30页
 1. 蜜蜂血淋巴中的抗菌肽第26-27页
   ·apidaecin第26页
   ·bee defensin第26-27页
   ·hymenoptaecin第27页
   ·abaecin第27页
 2. 蜂王浆中的抗菌肽第27-30页
第三章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0-33页
 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第30页
 2.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1页
 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四章 Prepro-Acc-royalisin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3-45页
 1. 研究材料第33-36页
   ·菌株第33页
   ·载体第33页
   ·酶与试剂第33-36页
 2. 研究方法第36-40页
   ·引物设计及合成第36页
   ·氯化钙制备新鲜的感受态细胞第36-37页
   ·连接反应第37页
   ·转化质粒DNA第37页
   ·转化菌的鉴定第37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38页
   ·PPA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第38页
   ·SDS-PAGE 分析第38页
   ·Westernblot 分析第38-39页
   ·GST-PPAR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ASA检测抗体效价第39页
   ·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及Westernbolt 分析第39-40页
 3. 结果第40-44页
   ·PPAR基因生物信息分析第40-41页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41-42页
   ·表达产物SDS-PAGE电泳分析第42-43页
   ·GST-PPAR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第43-44页
 4. 讨论第44-45页
第五章 Mature-Acc-royalisin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第45-50页
 1. 研究方法第45-46页
   ·引物设计及合成第45页
   ·表达载体构建第45-46页
   ·MA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第46页
   ·表达产物Westernbolt分析第46页
 2. 结果第46-49页
   ·表达载体构建第46-47页
   ·表达产物SDS-PAGE电泳分析第47-48页
   ·GST-PPAR多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第48-49页
 3. 讨论第49-50页
第六章 GST-Prepro-Acc-royalisin、GST-Acc-royalisin的纯化及Acc-royalisin的分离第50-54页
 1. 试剂第50页
 2. 研究方法第50-51页
   ·GST-PPAR、GST-MAR表达产物可溶性部分的纯化第50-51页
   ·纯化产物的Westernbolt 分析第51页
   ·MAR蛋白的获得第51页
 3. 结果第51-53页
   ·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第51-52页
   ·纯化蛋白的Westernbolt 分析第52页
   ·MAR蛋白的分离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4页
第七章 Acc-royalisn重组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第54-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材料第54页
   ·方法第54-55页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4页
     ·GST-PPAR与GST-MAR抑菌活性研究第54-55页
     ·MAR及GST-MAR抑菌活性研究第55页
 2 结果第55-58页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5-56页
   ·GST-PPAR与GST-MAR抑菌活性研究第56-57页
   ·MAR及GST-MAR抑菌活性研究第57-58页
 3. 讨论第58-59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第59-61页
 1. 主要创新点第59页
 2.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应用前景第59-60页
 3. 今后研究的方向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粉纹夜蛾培养细胞对家蚕微孢子虫的吞噬及与孢壁蛋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