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单位犯罪概念与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7-12页 |
(一) 单位犯罪的概念解析 | 第7-9页 |
(二)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9-12页 |
1、形式条件 | 第10-11页 |
2、实质条件 | 第11-12页 |
3、法定性 | 第12页 |
二、我国单位犯罪主体立法现状及评述 | 第12-14页 |
(一) 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3页 |
(二) 我国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现状 | 第13-14页 |
(三)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三、理论与实务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若干争议问题 | 第14-23页 |
(一) 单位犯罪“自然人化”的司法认定问题 | 第14-16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2、单位犯罪自然人化司法认定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二) 机关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问题 | 第16-17页 |
(三) 单位分支机构、内设职能部门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问题——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为例 | 第17-19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2、对案例的法理分析 | 第18-19页 |
(四) “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 第19-21页 |
(五) 独资企业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问题 | 第21-22页 |
(六) 合伙企业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问题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后记 | 第26-27页 |
个人简历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