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1.3.1 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借壳上市 | 第15页 |
2.1.2 概念股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2.1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本国市场的动因 | 第16-17页 |
2.2.2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本国市场的方式 | 第17-18页 |
2.2.3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本国市场的作用 | 第18-19页 |
2.2.4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第3章 完美世界公司回归A股案例简介 | 第20-25页 |
3.1 完美世界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3.1.1 基本情况简介 | 第20页 |
3.1.2 财务情况简介 | 第20-21页 |
3.1.3 重大事件简介 | 第21页 |
3.2 完美世界公司海外上市背景 | 第21-22页 |
3.2.1 审核制度差异化角度 | 第21-22页 |
3.2.2 资本来源角度 | 第22页 |
3.2.3 上市周期和公司本身业务的差异化 | 第22页 |
3.3 完美世界公司回归A股案例简介 | 第22-25页 |
3.3.1 完美世界回归重组方案拟定 | 第23页 |
3.3.2 完美世界回归A股估值与预测 | 第23页 |
3.3.3 完美世界募集配套资金方案 | 第23-25页 |
第4章 完美世界公司回归A股案例分析 | 第25-36页 |
4.1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动因 | 第25-27页 |
4.1.1 价值被严重低估 | 第25页 |
4.1.2 成本费用比较高 | 第25-26页 |
4.1.3 网络游戏增速放缓 | 第26页 |
4.1.4 国内资本市场政策放宽 | 第26-27页 |
4.2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方式 | 第27-29页 |
4.2.1 完美世界退市方式选择 | 第27页 |
4.2.2 完美世界回归方式选择 | 第27-28页 |
4.2.3 完美世界回归交易方案选择 | 第28-29页 |
4.2.4 完美世界回归方式的特点 | 第29页 |
4.3 完美世界回归A股前后的融资行为对比 | 第29-31页 |
4.3.1 完美世界回归A股后债务变化 | 第29-30页 |
4.3.2 完美世界回归A股后债权变化 | 第30-31页 |
4.4 完美世界回归A股前后的投资行为对比 | 第31-33页 |
4.4.1 资本支出变化 | 第31-32页 |
4.4.2 研发费用变化 | 第32页 |
4.4.3 资本收购变化 | 第32-33页 |
4.5 完美世界回归A股后其他方面的变化 | 第33-36页 |
4.5.1 人员团队的整合与优化 | 第33-34页 |
4.5.2 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34页 |
4.5.3 企业文化高度统一和以IP为核心的跨产业开发品牌 | 第34-35页 |
4.5.4 业务与地域的多维度协同 | 第35-36页 |
第5章 完美世界公司回归A股案例结论与启示 | 第36-39页 |
5.1 结论 | 第36页 |
5.2 启示 | 第36-39页 |
5.2.1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方式 | 第36-37页 |
5.2.2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根本动因与风险 | 第37页 |
5.2.3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融资与投资行为的启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