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燃气供应论文

基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天然气调峰空间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政策措施第11-12页
        1.2.3 天然气发电现状第12-13页
        1.2.4 燃气发电机组调峰研究现状第13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燃气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分析第15-24页
    2.1 燃气发电机组工作原理第15-17页
    2.2 调峰技术性能第17-20页
        2.2.1 启停时间第17-19页
        2.2.2 出力调节范围第19-20页
    2.3 热效率第20页
    2.4 污染物排放水平第20-21页
    2.5 其他类型电源调峰能力对比分析第21-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第24-31页
    3.1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调峰需求的影响第24-26页
    3.2 大规模光伏并网对调峰需求的影响第26-28页
    3.3 不断拉大的负荷峰谷差增大系统的调峰需求第28-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天然气机组调峰空间估算模型第31-36页
    4.1 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第31-32页
        4.1.1 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模型第31页
        4.1.2 电力系统调峰需求模型第31-32页
    4.2 电力系统条件风险调峰容量第32-34页
        4.2.1 电力系统调峰裕度第32-33页
        4.2.2 条件风险价值CVaR理论第33页
        4.2.3 条件风险调峰容量估算模型第33-34页
    4.3 天然气机组调峰空间估算模型第34-35页
    4.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算例分析第36-45页
    5.1 原始数据第36-37页
    5.2 基本情景第37-42页
        5.2.1 计算系统条件风险调峰容量第37-38页
        5.2.2 计算天然气机组调峰空间第38-42页
    5.3 未来情景第42-44页
        5.3.1 计算系统条件风险调峰容量第42-43页
        5.3.2 计算天然气机组调峰空间第43-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6.1 结论第45-46页
    6.2 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湿循环含低应力条件下百色膨胀土抗剪强度特性
下一篇:中位真空预压灌浆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